課程概述 |
一、解題
1. 宏觀的評介與檢討。
2. 對當代城市的共同印象。
3. 當代中國的政區與城市。
二、城市的定義與城市史(urban history)
1. 空間與時間、人與地的交錯結合。
2. 階層結構(hierarchical structure)──G. William Skinner。
3. 城鄉連續體(urban-rural continuum)──聚落(settlement)、中地(central place)、似城聚落(city-like settlement)。
4. 科際的(多學科的)研究(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建築學、法制史、文學、民俗學……。
5. 都市化(urbanization)的界定問題:人口與人口密度、人口與產業結構(農業與非農業的比例)、都市文化(urbanism)問題。
6. “城市史”(Urban History)為通稱詞。city, civil, civilization, citizen, civitas, 在西文的語匯上,有其共通之意(城市、市民、公民、文明)。在中國史上,“城市”有其特殊意涵:“城”指“城牆都市” (walled-city),“市”為市場區(market, marketplace)。這種walled-city與西歐及日本的“城”(castle)有本質上的差異,“市”也經歷了從“市場”、“定期市”(periodic markets)到固定的聚落(marketing settlements)的演變過程。
三、研究方法與理論分析:「歐洲中心論」(Eurocentrism)的批判
1. 西方vs.東方城市(Occidental vs. Oriental city-Max Weber, The City)
“Stadtluft macht frei”(“city air make man free”);“都市?空氣?自由???”;“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西方都市主要特徵。(Henri Pirenne, Medieval Cities……)
2. 前工業vs.工業化都市(pre-industrial vs. post-industrial city-Gideon Sjoberg, The Pre-industrial City)
〔現代西方社會科學關於城市化的理論,主要根據西方工業革命以後的歷史經驗,不完全適用於東方的、前工業時代的城市歷史研究〕。
3. 城市、鄉村二分法(rural-urban dichotomy)
Karl Marx:“近代經濟史,就是城市脫離鄉村的歷史”。西歐中世紀後期,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1930年代美國Chicago學派,從文化特質(cultural traits)的觀點,提出“城市文化”、“鄉村文化”相互對立的理論。參考Robert Redfield, The Folk Culture of Yucatan(1941);Louis Wirth,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1938)等,認為:“城市代表了文化的整體,城市居民才是文明人;城市被視為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與鄉村絕不相同”。
中國歷史上的城市,是否如此特性?城、鄉關係是一種continuum或是dichotomy?值得探討。
4. 行政機能vs.經濟機能(administrative vs. economic functions)
傳統中國城市,多數為行政中心;西方近世城市則以經濟機能為主。似可進一步驗證。(Rhoads Murphey, “The City as a Center of Change:
Western Europe and China.”)
5. 關於”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討論
近來討論近代中國城市此類特徵的趨勢值得注意。可參考:許紀霖〈近代中國的公共領域:型態、功能與自我理解—以上海為例〉(《史林》2003:2);岸本美緒“〈市民社會論〉與中國”(《歷史評論》527號,1994年;中譯收入《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1998);Willian Rowe, “The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a”, Modern China, 16:3(1990);鄧正來《市民社會理論的研究》(北京,2002);鄧正來等編《國家與市民社會》(北京,1999);黃宗智主編《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北京,2003);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領域,1895-1911》(上海,2007);周松青《上海地方自治研究,1905-1927》(上海,2005)。討論日本中世後期“城市自治”、“自由城市”、“市民社會”的傑出作品,很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