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近代西方歷史意識 History of Modern Western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Since 1800ad |
開課學期 |
107-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歷史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周樑楷 |
課號 |
Hist5392 |
課程識別碼 |
123 U824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文17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上二週,休一週。「史學方法論、史學史與史學名著」群組課程。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探討十九世紀末以來西方歷史意識的演變。本課程屬於「史學史」的「研究領域」;其「研究取向」重視歷史意識與現實意識、生命意識和歷史表述的關係。討論的對象除了專業史學,也涉及大眾史學和影視史學。
本課程提供一套建構歷史意識的理論及史譜,並且由此引導學生反思近代各種歷史思維,掌握歷史書寫的新趨勢。
週四 678 (14:20-17:20) (上課兩週 休息一週)
預定授課日期:
09/13、09/20、09/27(休)、10/04、10/11、10/18(休)、10/25、11/01、11/08(休)、11/15、11/22、11/29(休)、12/06、12/13、12/27、01/03(期末考) |
課程目標 |
1.瞭解十九世紀以來西方歷史意識及其表述的演變。
2.啟發歷史思維的能力,進而建構個人的史觀。
|
課程要求 |
世界通史和西洋近代史。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週四 下午 13:00-13:20(或事先電話預約:0920354099) |
指定閱讀 |
Georg Iggers, New Directions in European Historiography.
Middletown, Con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84.
──, 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nover: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7.
──, “The ‘Linguistic Turn’: The End of History as a Scholarly Discipline?”
in 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p.118-133.
Joern Ruesen ed. Western Historical Thinking, New York: Bergbabn
Books, 2002.
|
參考書目 |
Ernst Breisach, Historiograph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周樑楷,《近代歐洲史家及史學思想》,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
───,《從湯恩比到霍布斯邦:英國左派史家的世紀》,臺北:商周,2017。
───,〈歷史意識是種思維方法〉,《思想》第二期,2006.02,頁125-162。
德羅伊森(Johann Gustav Droysen),《歷史知識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6。
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歷史的反思》,臺北:桂冠,1992。
Fritz K. Ringer, The Decline of the German Mandarian, The German Academic Community1890-199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2010。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貓頭鷹出版,2002。
──,《民族與民族主義》,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
麥克尼爾(William McNeill),《西方的興起》,臺北:五南出版社,1988。
──和J. R. 麥克尼爾(John Robert McNeill),《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臺北:書林,2007。
Michel Foucault, “What is Enlightenment?” in Knowledge and Postmodernism, pp.410-413.
傅柯(Foucault),《規訓與懲罰》,臺北:桂冠,2012。
Eric Hobsbawm, “Karl Marx’s Contribution to Historiography,” Diogenes, No.64(Winter, 1968,) pp.37-56.
──, “Class Consciousness in History,” in Aspect of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ed. By I. Meszaror, pp.5-21.
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霍布斯邦看二十一世紀:全球化、民主與恐怖主義》,臺北:麥田,2008。
E.P.Thompson, “Socialist Humanism,” New Reasoner, 1 (Summer, 1957,) pp.9-14.
──, “Preface,” to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New York: Vintage, 1966,) pp.9-14.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合志文化,1989。
──, On the Future of History: The Postmodernist Challenge and Its Aftermath,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Paul Ricoeur, “The Model of Text,” in Knowledge and Postmodernism, pp.369-384.
Jean-Francois Lyotard, “The Postmodernism Condition,” in Postmodernism History Reader, pp.36-38.
Roland Barthes, “The Discourse of History,” in Postmodern History Reader, pp.120-123.
Hayden White, “Introduction,” to Metahistory (Baltimore, 1973,) pp.1-42.
──, “Historical Texts as Literary Artifact,” in Tropes of Discourse, by White (Baltimore, 1978,) pp.81-100.
Steven Best、Douglas Kellner,《後現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朱元鴻譯,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進興,《後現代主義與史學研究》,臺北:三民書局,2006。
Lynn Hunt,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Berkeley, 1989.
David Cannadine 編,《今日,何謂歷史?》,臺北:立緒文化,2008。
Ernst Breisach, On the Future of History: the Postmodernist challenge and its Aftermath,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蔣竹山,《當代史學研究的趨勢、方法與實踐: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2。
*其他參考書目(含研究論文)將隨個章節進度於課堂中提供。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末考成績 |
50% |
|
2. |
平時成績以出席率及討論情況而論 |
20% |
|
3. |
學期報告成績 |
30% |
(含學期報告研究計畫10%)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3 |
I. 從「史學史」到「歷史意識」的發展:一門知識╱課程的轉變
說明:
開學第一週說明本課程的主題、取向及內容進度。
|
第2週 |
9/20 |
II. 專業史學與史學現代性的奠立:
1. 從「啟蒙與反啟蒙」談史學的現代性(modernity)
2. 實證史學(positivist history)和科學派史學(scientific school of history)的比較
說明:
本講討論史學現代性的特質,說明它和傳統史學最主要的差別何在。其次比較現代史學初期時間所謂科學派史學和實證史學之間的異同。
次比較現代史學初期時間所謂科學派史學和實證史學之間的異同。
|
第3週 |
9/27 |
休 |
第4週 |
10/04 |
III. 形上思維的幽靈:
1. 國家(nation-state)及歷史書寫
說明:
自從現代史學形成以來,史學的現代性果能達成所謂的客觀研究嗎?本章以國家和傳統兩個概念為例討論。
|
第5週 |
10/11 |
III. 形上思維的幽靈:
2. 傳統(tradition)及歷史意識和形上思維
說明:
自從現代史學形成以來,史學的現代性果能達成所謂的客觀研究嗎?本章以國家和傳統兩個概念為例討論。
|
第6週 |
10/18 |
休 |
第7週 |
10/25 |
IV. 西方歷史意識的轉折,1880s-1960s
1. 新觀念論(neo-idealism)和新實證論(neo-positivism)之間
說明:
「感應關係的思維」(sympathy)屬於三種思維原型之一。十九世紀末,西方學術思潮對啟蒙的傳統和實證主義提出批判和反思的時候,感應關係的思維再度興起,同時反映在歷史意識,成為歷史觀念論,並影響「思想史」(intellectual history),成為新的研究取向(new approach to study)和新的研究領域(new field of study)。這種趨勢於一九二〇至六〇年代之間,臻於高峰。
本講同時比較新觀念論和十九世紀日耳曼歷史主義(German historicism)的異同。
|
第8週 |
11/01 |
IV. 西方歷史意識的轉折,1880s-1960s
2. 歷史的翹翹板原理:以現代主義(modernism)和現代化理論(theory of modernization)為例
說明:
一九五〇和六〇年代初期,有些史家擺脫前一個時期的歷史觀念論,不再侷限於歷史知識論或方法論的範疇,或標榜「為歷史而歷史」(study history for its own sake)。他們(如E. H. Carr和Past & Present的編輯委員)轉而強調史家與現實之間有不可脫節的關係。所謂史學理論或歷史意識必須與現實意識相互辯證。這種觀點可以稱之為歷史的翹翹板原理(the Principle of See-Saw in History)。本講首先從二十世紀文藝界的現代主義說明各類「文本」(text)中的歷史意識和現實意識的關係。討論時,將以〈史譜C:從實中實到虛中實〉為評論基礎。其次,本講分析現代化理論對歷史意識的影響。以美國為主首標榜的現代化理論分析其歷史觀點。討論時,將以William McNeill為實例。
|
第9週 |
11/08 |
休 |
第10週 |
11/15 |
V. 新社會史和新文化史的興起,1960s-1990s
1. 辯證關係的思維和新馬克思史家(neo-Marxist historians)
說明:
a. 辯證關係的思維
「辯證關係的思維」與「感應關係的思維」、「因果關係的思維」,同屬於歷史認知的原型,可成為史譜中的另套模組。自從十九世紀中期以來,黑格爾(Hegel)的歷史哲學逐漸式微,有些人以為辯證關係的思維也隨著沒落,其實,辯證關係的思維經轉化之後,對二十世紀的歷史意識仍然有莫大的影響,例如,Michel Foucault和Peter Gay的史觀都與辯證關係的思維息息相關。再說,熟稔辯證關係的思維對於會通和綜合的能力有莫大的助益,可以培養宏觀的史學。
b. 新馬克思史家
本講以英國馬克思史家,如Eric Hobsbawm和E. P. Thompson為主要的對象,分析他們如何從現實意識討論歷史意識的種種問題。分析時,以馬克思(Karl Marx)本人所提出的兩個核心觀念(“Man as Social Animal,” and “Men make History”)為基礎,說明Historical Materialism和Dialectical Materialism的思維取向。
|
第11週 |
11/22 |
V. 新社會史和新文化史的興起,1960s-1990s
2. 年鑑學派(Annals School of History)及其傳統內的轉變
說明:
法國年鑑學派在知識論方面屬於因果關係的思維,同時也屬於新實證史學的一支。本講從知識論探討年鑑學派成為史學研究典範(paradigm)的特色,及其從一九二〇年代以來在其傳統內轉變(changes within its tradition)的經過情形。
3.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的衝擊
說明:
符號、表述(representation)和文本是人類社會與文化所產生的媒介,長期承載著「記憶」、「意象天地」或「歷史意識」。本講首先評介後現代主義及其產生的學術背景,其次討論後現代主義對於「文本」及歷史表述的種種看法。
|
第12週 |
11/29 |
休 |
第13週 |
12/06 |
V. 新社會史和新文化史的興起,1960s-1990s
4. 新社會史和新文化史:總論
說明:
本講提供一套「史譜」的模組(即自然、社會與文化的辯證關係),以便指出所謂「文化轉向」的特質是什麼?進而分析各種「文化轉向」之後的新文化史(new culture history)有何主要的派別。這套史譜模組同時也用來說明所謂的新社會史的特質。本講是上述三個子題的總結。
|
第14週 |
12/13 |
VI. 二十一世紀歷史意識的新趨勢,1990s至今
1. 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高科技—金融—資本主義社會體制」的形成
說明:
自從一九九〇年代以來,「全球化」的概念盛行。本講討論全球化的現象與「高科技—金融—資本主義社會體制」形成的關係。
2. 歷史意識的開展:影視史學與大眾史學
說明:
本講以影視史學為核心對象,說明與歷史表述相關的理論問題。講述中以〈史譜C:從「實中實」到「虛中實」〉作為史學理論的基礎,並且藉此說明影視史學和大眾史學的發展。
|
第15週 |
12/20 |
休 |
第16週 |
12/27 |
VI. 二十一世紀歷史意識的新趨勢,1990s至今
3. 新形上思維和歷史思維:Concepts of Human Being & Concepts of History
說明:
生命主體意識的奠立及昇揚其實是人文學科的核心價值。本講提供一套史譜模組(即“concepts of human being”& “concepts of history”的關係),以便說明歷史意識、生命意識和社會意識的互動關係,從而思考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和未來如何重構嶄新的形上思維和歷史思維。
本講屬於本課程的「結論」,主旨在協助學生建構個人的思想體系及史學思想。
|
第17週 |
1/3 |
期末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