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宋代收藏文化 Collecting Culture of the Song Dynasty, 960-1279 |
開課學期 |
100-2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歷史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許雅惠 |
課號 |
Hist5034 |
課程識別碼 |
123 U856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博雅310 |
備註 |
修習對象:大三以上、碩士生。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02collecting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收藏是跨文明的人類文化現象,在中國,至少在青銅時代,便有墓葬以前代遺物陪葬,暗示了某種收藏行為。漢代以降,圖書、繪畫、法書成為宮廷收藏的一部份。除了王室收藏之外,也在南北朝時出現私人收藏記錄。
北宋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皇帝雖然仍為主要收藏家,但作為社會精英的士大夫經常是文化界的主導,從文學、藝術、到科學技術等。他們除了繼續收藏圖書、繪畫、法書之外,也開始收藏古代青銅器,並賦予它們崇高的文化地位。在此情形之下,無論皇帝與士人是否品味不同,他們對於收藏品的評論褒貶經常與彼此的關係有關,有時且牽涉宮廷政治。除此之外,收藏又受到外在因素影響,南、北宋的政治鉅變,決定了南、北宋不同的收藏條件,進而左右南宋收藏家的收藏動機與傾向。收藏除了是政治所及的場域之外,也具體影響一朝一代藝術的發展。由於受到政治、社會、藝術、個人等不同因素的影響,收藏提供我們一個認識宋代文化的窗口。
本課程將以佔據文化界上層的皇帝與士大夫為中心,探討不同群體的收藏文化(包含收藏活動、收藏品、文物品評),並思考收藏與政治情勢、宮廷政爭、學術思潮、藝術風格間的錯綜關係。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旨在訓練學生下列能力:
1. 閱讀宋代收藏圖錄之能力(尤其是藝術、文物專門術語)
2. 尋找與利用博物館之傳世品與考古出土材料
3. 綜合以上不同材料的能力 |
課程要求 |
課堂參與:每週上課前閱讀當周教材,尋找、整理相關一手材料,課堂上輪流報告閱讀教材並參與討論。
2. 期中作業與期末報告:兩者具有延續性,第十週繳交期中作業,內容為與期末報告主題相關之書目10條左右,簡述書目之要點,並分析其對期末報告之意義,字數1500-3000字。十三週上課時簡述期末報告構想,十六至十七週進行口頭報告,十八週結束前繳交書面報告,約6000字。期末報告建議方向如下(但不限於此):
A. 從藝術作品出發,研究其收藏史
B. 從收藏圖錄出發,分析其內容、或比較數本收藏圖錄
C. 從收藏家出發,研究其人際網絡與文化活動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五 14:00~15:00 |
指定閱讀 |
|
參考書目 |
Barnhart, Richard M. “Li Kung-lin’s Use of Past Style.” In Artists and Traditions: Uses of the Past in Chinese Culture, edited by Christian F. Murck, 51-71.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Bickford, Maggie. “Huizong’s Paintings: Art and the Art of Emperorship.” In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edited by Patricia B. Ebrey and Maggie Bickford, 453-513.
Bol, Peter K. “Wither the Emperor? Emperor Huizong, the New Policies, and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Journal of Sung-Yuan Studies 31 (2001): 103-134.
Ebrey, Patricia B. “Taking Out the Grand Carriage: Imperial Spectacle and the Visual Culture of Northern Song Kaifeng.” Asia Major, no. 12 (1999): 44-52.
Ebrey, Patricia B. “The Ritual Context of Sung Imperial Portraiture.” In Arts of the Sung and Yüan: Ritual, Ethnicity, and Style in Painting, edited by Cary Y. Liu and C. Y. Ching, 68-93. New Jersey: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9.
Ebrey, Patricia Buckley and Maggie Bickford, eds.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6.
Egan, Ronald. The Problem of Beauty: 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6.
Lee Hui-shu. Empresses, Art, & Agency in Song Dynasty China.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0.
Liu, Cary Y. and C. Y. Ching, eds. Arts of the Sung and Yüan: Ritual, Ethnicity, and Style in Painting. New Jersey: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9.
Mote, Frederick. “The Arts and the ‘Theorizing Mode’ of the Civilization.” In Artists and Traditions: Uses of the Past in Chinese Culture, edited by Christian F. Murck, 3-8.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Murck, Alfreda. Poetry and Painting in Song China: The Subtle Art of Diss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0.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課堂出席與討論 |
40% |
|
2. |
期中作業 |
20% |
|
3. |
期末報告 |
4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4 |
導論 |
第2週 |
3/02 |
方法論 |
第3週 |
3/09 |
中國的皇家收藏 |
第4週 |
3/16 |
皇室收藏:圖書 |
第5週 |
3/23 |
皇室收藏:法書 |
第6週 |
3/30 |
皇室收藏:繪畫 |
第7週 |
4/06 |
溫書假 |
第8週 |
4/13 |
徽宗朝的藝術、收藏與政治 |
第9週 |
4/20 |
校外教學 |
第10週 |
4/27 |
士大夫金石收藏 |
第11週 |
5/04 |
皇室金石收藏 |
第12週 |
5/11 |
裝飾藝術的復古風 |
第13週 |
5/18 |
南宋宮廷收藏 |
第14週 |
5/25 |
南宋士人收藏與文物觀 |
第15週 |
6/01 |
期末報告 |
第16週 |
6/08 |
期末報告 |
第17週 |
6/15 |
期末報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