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性別、身體與醫療史 Gender,body and Medical History |
開課學期 |
103-2 |
授課對象 |
學程 婦女與性別研究學程 |
授課教師 |
李貞德 |
課號 |
Hist5052 |
課程識別碼 |
123 U875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博雅205 |
備註 |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2人 外系人數限制:3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32Hist5052_GenMed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近年來醫療史研究蓬勃發展,成果豐碩。其中,從性別角度切入,分析身體養護與健康照顧的論題,經常借重其他學科的思想資源,也頗能引起人社領域之外的交流興趣。性別、身體與醫療史的相關課題,一方面在傳統學問中注入當代關懷,另方面也令人驚覺後現代環境中隨處可見的前近代遺跡,是展現歷史學古今對話的絕佳範例。本課程將從最顯而易見的主題—生殖的母體—出發,環繞性別化的身體觀、產育與情慾、醫療專業性別分工等幾個主題,介紹近年來中國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並輔以東亞、歐美相關歷史課題的佳作,以為攻錯精進。 |
課程目標 |
學生須事先閱讀指定教材,準時出席,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學習分析研究論著,練習撰寫書評、研究回顧與學術論文,最終,期望增加學生對醫療史及其中性別、身體與社會文化關連的認識。 |
課程要求 |
具體而言,應完成以下事項。
1.事先閱讀指定教材
2.準時出席、上課參與討論、繳交隨堂作業
3.期末報告:書評、研究回顧或專題論文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備註: 每週五下課後 |
指定閱讀 |
見下課綱 |
參考書目 |
一、導論:醫療史研究中的婦女與性別問題
指定閱讀:
1. Leung, Angela KC., “Recent Trends in the Study of Medicine for Women in
Imperial China,” in Angela KC Leung ed., Medicine for Women in Imperial
China, Leiden & Boston: Brill, 2006, pp. 2-18.
2. 李貞德主編,《性別、身體與醫療》,台北:聯經,2008,〈導言〉,頁 1-8。
二、保護或管束:中國古代的生育文化與醫療
指定閱讀:
1. 李貞德,《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台北:三民書局,
2008,第一章〈導論—從一則高僧助產的故事談起〉,頁 1-10、第二章〈求子醫方與婦科
濫觴〉,頁 11-70、第三章〈生產之道與女性經驗〉,頁 71-134。
三、性別化的身體觀與中國婦科醫學之建立
指定閱讀:
1. Charlotte Furth,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
166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Introduction”;
Chapter 3 “The Development of Fuke in the Song Dynasty,” pp. 59-93.
2. Yili Wu, Reproducing Women: Medicine, Metaphor, and Childbirth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0, “Introduction”, pp. 1-14, Chapter 1 “Late Imperial Fuke and
the Literate Medical Tradition,” pp.15-52, “Epilogue”, pp. 224-235.
四、宋代士人的養生文化與性別(邀請演講)
五、拒絕生產的女體:避孕、墮胎與絕育
指定閱讀:
1. 李貞德,《女人的中國醫療史》,第四章〈墮胎、絕育和生子不舉〉,頁 135-202。
2. Francesca Bray, Technology and Gender: 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Chapter 8
“Reproductive Medicine and Dual Nature of Fertility,” pp. 317-334.
六、隱喻的身體:產育或情慾
指定閱讀:
1. 李貞德,〈笑疾考—兼論中國中古醫者對喜樂的態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75:1(2004),頁99-148。
2. Shigehisa Kuriyama, “Angry Women an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Michael Worton and Nana Wilson-Tagoe eds., National Healths: Gender,
Sexuality and Health Across Cultural Context, London: UCL Press, 2004, pp. 179-
189.
3. 吳一立,〈鬼胎、假妊娠與中國古典婦科中的不確定性〉,收入李貞德主編,《性別、
身體與醫療》,臺北:聯經,2008,頁159-188。
4. 陳秀芬,〈在夢寐之間:中國古典醫學對於「夢與鬼交」與女性情欲的構想〉,《中央
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1:4(2010),頁701-736。
七、親情或專業:性別與健康照顧
指定閱讀:
1. 李貞德,《女人的中國醫療史》第五章〈重要的邊緣人物:乳母〉,頁203-246;第六
章〈女性醫療者〉,頁247-279。
2. 梁其姿,〈前近代中國的女性醫療從業者〉,收入李貞德、梁其姿主編,《婦女與社
會》,北京:大百科,2005,頁 355-374。
3. Waddington著,李尚仁譯,《歐洲醫療五百年》,台北:左岸,2014,第二冊第十一章
〈護理〉,頁220-257。
4. 張淑卿,〈美式護理在台灣:國際援助與大學護理教育的開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
究》18 (2010),頁125-174。
八、牛奶、哺乳動物與性別化的現代
指定閱讀:
1. Francoise Sabban, “The Taste for Milk for Modern China,” in Jakob A Klein
and Anne Murcott eds. Food Consump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Essay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Food in Honour of Jack Good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pp. 182-208.
2. Londa Schiebinger, “Why Mammals are Called Mammals?” 余曉嵐譯,〈『獸』何
以稱為『哺乳動物』?〉,收入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科技渴望性別》(台北:
群學出版社,2004),頁21-76。
九、性的翻譯與殖民
指定閱讀:
1. Leon Antonio Rocha, “Xing: the Discourse of Sex and Human Nature in Modern
China,” Gender and History 22:3(2010), pp. 603-628.
2. Sabine Frühstück, Colonizing Sex: Sexology and Social Control in Modern
Japa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Chapter 2, “Debating Sex Education,” pp. 55-82.
十、細菌理論與「賢妻良母」
指定閱讀:
1. Nancy Tomes, “The Private Side of Public Health: Sanitary Science,
Domestic Hygiene, and the Germ Theory, 1870-1900,”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64(1990), pp. 509-539.
2. Barbara H. Sato, The New Japanese Woman: Modernity, Media, and Women in
Interwar Japan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3), Chapter 3:
“Housewife as Reading Women,” pp. 78-113.
3.落合惠美子著,鄭楊譯,《21世紀的日本家庭何去何從》(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0),頁1-72。
十一、人口與生育控制
指定閱讀:
1. 小濱正子,〈計畫生育的開端—1950-60年代的上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
刊》68(2010),頁97-142。
2. 郭文華,〈美援下的衛生政策—1960年代台灣家庭計畫的探討〉,收入李尚仁主編,
《帝國與現代醫學》(台北:聯經,2008),頁325-368。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成績:閱讀教材、課堂討論、隨堂作業 |
50% |
|
2. |
期末報告 |
5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02/27 |
二二八補假,停課一次 |
第2週 |
3/06 |
一、導論:醫療史研究中的婦女與性別問題 |
第3週 |
3/13 |
二、保護或管束:中國古代的生育文化與醫療 |
第4週 |
3/20 |
三、性別化的身體觀與中國婦科醫學之建立 |
第5週 |
3/27 |
四、精的養護:男性慾望與生育身體(邀請演講) |
第6週 |
4/03 |
兒童節補假,停課一次 |
第7週 |
4/10 |
五、拒絕生產的女體:避孕、墮胎與絕育 |
第8週 |
4/17 |
六、隱喻的身體:產育或情慾 |
第9週 |
4/24 |
七、親情或專業:性別與健康照顧
|
第10週 |
5/01 |
八、牛奶、哺乳動物與性別化的現代 |
第11週 |
5/08 |
九、性的翻譯與殖民 |
第12週 |
5/15 |
十、細菌理論與「賢妻良母」 |
第13週 |
5/22 |
十一、莊淑旂、傳統醫療與東亞家庭主婦 |
第14週 |
5/29 |
期末報告初稿討論一 |
第15週 |
6/05 |
期末報告初稿討論二 |
第16週 |
6/12 |
期末報告初稿討論三 |
第17週 |
6/19 |
端午節補假,停課一次 |
第18週 |
6/27 |
結論:繳交期末報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