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的第三期建國與立國
The Third Stage of China's Nation Building 
開課學期
101-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吳展良 
課號
Hist5058 
課程識別碼
123 U88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文研討室 
備註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12Hist5058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當代學界在討論有關中國現代的各種問題時,常忽視了兩個基本前提:首先是辛亥之後,現代中國的一切問題,都必須以中國如何重新建國與立國這個課題為基礎。其次是無論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屬於中國的「第三期」建國時期。他們如何立國,與中國的第一期(夏商周)以及第二期(秦漢至清)的立國方式分不開。
中國的「第三期」建國,意味著中國第三次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全面重組。其重要性與艱鉅性,絕不亞於三代與秦漢的建國,而其複雜度則尤有過之。從歷史上看,中國之為中國,關鍵在於政治與教化。而其教化又屬於廣義的政治的一部份,以建構合理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秩序為目標,不能離開政治獨立發展。三代王者透過政治與軍事統整原本紛紜多元的上古中華大地,建立中國,其關鍵契機在於政治組織的演化。而其世界秩序的載具,即所謂禮制,實包含一切政治、軍事、經濟、社會、宗教、學術、文化的要素,以摶成一政治社會的秩序。至於第二期建國,即戰國至秦漢大一統王國的建立過程,亦從政治問題發動,進而推動經濟、社會與文化的鉅變。經過兩百餘年的劇烈動盪與鬥爭,終於建立了一個新體質與新型態的中國。秦漢以下的中國,大體沿襲漢代的體制,而於唐宋之際,發生相當程度的變革。其間一治一亂,大抵仍以政治問題為朝代興亡,世運變化的最要關鍵。近現代中國,欲應付西方文明及列強的挑戰,其首先必須解決的,依然表現為政治問題。過去百餘年的歷史顯示,中國在政治上若不能造成一基本的秩序,其他一切難以有效著手。這一點一方面承襲了數千年的歷史軌跡──巨大的中國如果無法建立一相對穩定的政治秩序,則各種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建設亦常在動盪之中,一方面卻也表現出新時代的問題。
中國的第三期建國,繼承前兩期的基礎,也面對了兩期所沒有的巨大問題,即另一高等文明的全面挑戰。這使得中國自身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型態都遭到了全面的懷疑乃至否定。其激烈變動的狀況,只有第一期與第二期建國之初期,可相比擬。而其全盤否定自身原有體質的態度,則為前兩期所無。日漸激進的革命,在傳統中國的基業上,模仿其所謂最先進的西方模型,最終建立了一個全面否定傳統的新中國。然而這新中國不久就陷入了激烈的政治運動、鬥爭乃至內部動亂。即使改革開放之後,其政權的合法性與社會整體秩序,依然處於危機之中。新中國是否能維持穩定,至今依然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其內部的混亂與失序之感,史無前例。新中國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發展,至今方向未明;一切事務的合理性與合宜性,也似乎都無從說起。面對這種狀況,各種主義各持一詞,而中國及其文化的命運,恐依然必須從其歷史,尤其是大時代歷史發展的角度,加以疏理。
本課程企圖使用現有的學術界相關研究成果及各種原材料,對此課題作進一步的研究。因為問題巨大,所以問題意識更必須更加清晰,視野也必須開闊。希望透過共同的努力,對此重大課題有所釐清。 

課程目標
進一步瞭解此困難而未經系統化研究的課題。

 
課程要求
深入思考與充分閱讀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一、
1. 嚴文明主編,《中華文明史(第一卷)》(北京大學,2006)
劉莉,《中國新石器時代:邁向早期國家之路》(LI Liu, The Chinese Neolithic: Trajectories to Early Stat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張光直,〈中國相互作用圈與文明的形成〉,收於《中國考古學論文集》(臺北:聯經,1995),頁125-156
張光直著,印群譯,《古代中國考古學》(瀋陽:遼寧教育,2002)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香港:商務,1997)
張光直,〈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收於楊楠編《考古學讀本》(北京大學,2006),頁104-116
嚴文明,〈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顧與思考〉,收於楊楠編《考古學讀本》(北京大學,2006)頁139-151
李學勤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昆明:雲南人民,1997),上編第一篇第一章,1-70頁。
Fairbank, John K.(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by Michael Loewe
2.
許宏,《最早的中國》(北京:科學,2009)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1990)一、中國青銅時代,二、從夏商周三代考古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
唐際根,《殷墟:一個王朝的背影》(北京:科學,2009)
尹盛平,《商周:神權變革一千年》(中華文明傳真第二冊,香港:商務,2001)
原始文獻:《史記》〈夏本紀〉、〈殷本紀〉,《古本竹書紀年輯證》〈夏紀〉、〈殷紀〉
張忠培,〈關於中國文明起源與形成研究的幾個問題〉,《中原文物》2002:5
許宏,《先秦城市考古學》(北京:燕山,2000)
張光直、徐蘋芳主編,《中國文明的形成》,北京市:新世界,2004。
嚴文明主編,《中華文明史第一卷》,第二章、第三章第一、二節(商代部分)
劉澤華主編,《中國通史教程(卷一)》(上海:復旦大學,2005),第二章(朱鳳瀚著)
張光直著,印群譯,《古代中國考古學》(瀋陽:遼寧教育,2002),6、7章
裘錫圭,〈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的初步研究〉,收於作者《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古籍,1992
許倬雲,《萬古江河》,第二章第一、二節〈進入青銅時代〉
李學勤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昆明:雲南人民,1997),上編第一篇第三章〈文字的出現與文明社會〉(127-184),下編第一、二篇(249-479)
3.
錢穆,《國史大綱》(臺灣商務,1995修訂版),第三章、第四章第一、二節
管東貴,〈整體觀與歷史研究──以中國古代封建制的變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5 (1997),頁1-14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1990三版
許倬雲,《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臺北:聯經,1988/北京:新星,2006)
楊寬,《西周史》,臺灣商務,1999
李峰,《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國家》(吳敏娜等譯,北京:三聯,2010),第一、二章選讀:頁34-44、47-54、58-60,以及圖:頁55、75、94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1979),〈自序〉及第一、二、三章 許倬雲,《萬古江河》,第二章第三節,頁55-60
楊寬,〈西周初期的分封制度〉下載、〈從分封制到郡縣制的發展演變〉下載(3) 、〈西周中央政權機構剖析〉下載(2),收於《先秦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2006);並收於《西周史》(上海人民,1999)
傅斯年,〈夷夏東西說〉、〈周東封與殷遺民〉,收於《傅斯年全集》第三冊(台北:聯經,1980),及《民族與古代中國史》(河北教育,2002)
尹盛平,《商周:神權變革一千年》(中華文明傳真第二冊,香港:商務,2001)88-156
管東貴,〈再論整體觀與歷史研究:從歷史表象到深層結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9 (2001):207-220;〈柳宗元〈封建論〉讀後──兼論中國皇帝制的生態〉,《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頁445-458
嚴文明主編,《中華文明史第一卷》,第二章、第三章第一、二節(周代部分)
李峰,《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徐峰譯,上海古籍,2007)
二、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 The Ch'in and Han Empires, 221 BC-AD 220
錢穆,《國史大綱》,第4-6章
蕭璠,《先秦史》
嚴文明主編,《中華文明史第一卷》,第三章第三、四節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聯經,2005
伊藤道治,《中國社會之成立》,收於伊藤道治等著《中國通史》(劉靜貞等譯,臺北:稻鄉,1990),第四章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第三章
楊寬,《戰國史》
齊思和,〈戰國制度考〉、〈孟子井田說辨〉,《中國史探研──古代篇》(臺北:弘文館,1985)
裘錫圭,〈戰國時代社會性質試探〉,收於《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古籍,1992)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北京:文物,1991增訂本
滕銘予,《秦文化:從封國到帝國的考古學觀察》,北京:學苑,2003
林劍鳴,《秦史稿》
《史記》:〈秦本紀〉、〈秦始皇本紀〉、〈十二諸侯年表•序〉、〈六國年表•序〉、〈白起王翦列傳〉、〈魏公子列傳〉
三、
孫文,《三民主義演講本》《建國方略》《建國大綱》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1966)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9)。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2001增訂版)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館,民國75)
蔣廷黼,《中國近代史》(香港:香港三聯,2001)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胡繩武、金沖及,《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陳旭麓,《近代中國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錢端升等:《民國政制史》(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35年初版)。
梅斯納 (Meisner, Maurice)著,張瑛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
何干之編,《中國現代革命史》(香港:三聯書店,1958年)
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
丁守和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
汪暉,《中國現代思想的興起》(北京:三聯,2008)
周陽山等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台北:時報文化,1980)
Dirlik, Arif.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 Oxford UP, 1989.
Starr, John Bryan. Continuing the Revolu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79.
J. Spence, The Search for Modern History
Fitzgerald, John, 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Fairbank, John K.(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Republican China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考試或報告 
60% 
 
2. 
隨堂報告與討論 
4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0週
  課程參考書目(持續修訂中)  
第2週
  中國的第一期建國與立國方式:中國早期政團與國家 
第3週
  中國第一期建國與立國方式:夏商 
第4週
  中國第一期建國與立國方式:周 
第5週
  中國第二期建國之過程與方式:戰國到秦 
第6週
  中國第二期建國之過程與方式:漢 
第7週
  第二期國家立國型態的演變:從漢至唐
 
第8週
  第二期國家立國型態的演變:從宋到明 
第9週
  晚期的第二期國家:清
 
第10週
  第二期國家晚期的世界列強立國方式
 
第11週
  第三期國家建國方式之爭:君主立憲與民主 
第12週
  中華民國的建國與立國方式(政治軍事) 
第13週
  中華民國的建國與立國方式(社會經濟) 
第14週
  中華民國的建國與立國方式(思想文化) 
第15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國的建國與立國方式 前期 
第16週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與立國方式 中期 
第17週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與立國方式 改革開放 
第1-2週
  導論一 
第1-3週
  導論二 
第2-2週
  講義區 
第3-2週
  講義區 
第4-2週
  講義區 
第5-2週
  講義區 
第6-2週
  講義區 
第7-2週
  講義區 
第8-2週
  講義區 
第9-2週
  講義區 
第10-2週
  講義區 
第11-2週
  講義區 
第12-2週
  講義區 
第13-2週
  講義區 
第14-2週
  講義區 
第15-2週
  講義區 
第16-2週
  講義區 
第17-2週
  講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