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冷戰下的西德學運與民主化 West Germany’s student movement and democratization under the Cold War |
開課學期 |
103-1 |
授課對象 |
學程 歐洲暨歐盟研究學程 |
授課教師 |
花亦芬 |
課號 |
Hist5079 |
課程識別碼 |
123 U900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博雅303 |
備註 |
開課單位:歷史系。學程專業課程: A、B方案。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31Hist5079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六零年代的西德,經濟上已經走出戰後得滿目瘡痍,創造了「經濟奇蹟」。然而,在政治上卻仍然處於對納粹大屠殺噤聲不語的狀態,國內瀰漫著冷戰時期壁壘分明的威權氣氛。戰後出生的年輕世代對這樣的政局明顯有著不滿。受到美國人權運動以及學生運動的影響,同時也受到都歐年輕世代抗爭運動的刺激,六零年代初期,西德學生即經常舉行抗議活動。然而,一九六七年柏林大學生Benno Ohnesorg 因參加街頭抗議活動被槍殺,激起了大規模的學生運動,並連帶影響了次年巴黎「五月風暴」的產生。對西德而言,學運的產生明顯標誌著,冷戰陰影下追求轉型正義、民主多元的呼求。
本課程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將從全球史角度帶領學生探討六零年代西德學運興起的背景、經過與訴求。透過與其他國家學運經驗的比較,思考西德學運史如何放在全球「六八世代」的書寫脈絡中。第二部分探討西德學運激進派組成「赤軍連」 (RAF)使用暴力抗爭的問題。最新的研究對西德民主體制建構如何與赤軍連進行對話,有更進一步的著墨。其中牽涉到西德民主深化的過程中,如何促使赤軍連的組織放棄暴力,走入國會問政體制。這是西德民主發展上相當值得注意的面向。第三部分將藉由閱讀史料,探討八零年代下半葉 (1986-9)西德人文社會學界如何藉由激烈辯論德國歷史文化與納粹大屠殺之間的關係("Historikerstreit", Historians' Dispute),以期徹底落實轉型正義思想與深刻的歷史省思於歷史教育之中。 |
課程目標 |
1. 帶領學生學習年輕世代抗爭運動錯綜複雜面向的歷史書寫問題。
2. 帶領學生探索二戰之後西德民主深化的歷程。
3. 帶領學生閱讀相關史料,學習史料與歷史書寫之間轉化與脈絡化的問題。 |
課程要求 |
1. 開學第一週即將進行分組。欲選修本課同學,第一週請務必出席。
2. 閱讀英文教材。
3. 每週分組報告。
4. 兩次期中作業
4. 期末個人書面報告。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1. Timothy Scott Brown. West Germany and the Global Sixties: the antiauthoritarian revolt, 1962-197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 Karrin Hanshew. Terror and Democracy in West German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3. Forever in the Shadow of Hitler? Original documents of the Historikerstreit, the controversy concerning the singularity of the Holocaust. Trans. James Knowlton and Truett Cates. New Jersey: Humanities Press, 1993. |
參考書目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上課出席與討論參與 |
25% |
|
2. |
每週分組口頭報告 |
25% |
|
3. |
期末口頭報告 |
25% |
|
4. |
期末個人書面報告 |
25%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7 |
Introduction |
第2週 |
9/24 |
Part I. The Youthful Rebellion of the 1960s in Global Perspective
Generation gap in global perspective |
第3週 |
10/01 |
The Federal Republic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ld War |
第4週 |
10/08 |
The youthful rebellion in the Cold War World, and the young German generation’s confrontation with the Nazi Past |
第5週 |
10/15 |
The underground press and rock music |
第6週 |
10/22 |
Terror and Trauma: RAF, film making, and the documentary films about it |
第7週 |
10/29 |
Vietnam Congress (1968) |
第8週 |
11/05 |
Discussion |
第9週 |
11/12 |
Part II Germany and the World
Militant democracy and the disobedient Germans |
第10週 |
11/19 |
The security state and the duty to resist |
第11週 |
11/26 |
Civility, German Identity and the End of the Postwar |
第12週 |
12/03 |
Discussion |
第13週 |
12/10 |
Part III The Historikerstreit
Prelude |
第14週 |
12/17 |
Sequel (1) |
第15週 |
12/24 |
Sequel (2) |
第16週 |
12/31 |
Reading documents of the "Historikerstreit" |
第17週 |
1/07 |
Final Presenatt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