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宗教與漢人社會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開課學期
107-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羅士傑 
課號
Hist5115 
課程識別碼
123 U931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新103 
備註
與人類系林瑋嬪(125 U3200)、社會系黃克先(325 U0740)合開。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1Hist5115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宗教在今日的台灣或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多元與豐富,不容易以單一學科的研究方式全盤掌握。本課程因此採用跨學科合作的方式,集合人類學、歷史學與社會學的研究觀點,嘗試對漢人宗教與社會提出更全面性的理解方式。我們在上課時會針對課程所安排的主題進行深入探討,例如,該議題如何被提出?在該學科中如何被研究?並思考其優點與侷限。我們將對早期學者提出的理論進行檢視,並透過跨學科的對話,共同尋找更好的研究視角。除了理論外,我們也會討論各學科如何使用資料(如歷史學者如何使用文獻,人類學者如何以日常生活觀察)來呈現「宗教」。
 

課程目標
待補 
課程要求
1. 出席/上課表現:20%
2. 每週閱讀摘要:50%
3. 期末考:3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week 1 core reading (1) (9/19) 歷史學導論: 地方宗教傳統
Arthur Wolf 武雅士 (1974)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 in Wolf, A.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武雅士著,張珣譯,(1997)〈神、鬼和祖先〉,《思與言》35(3): 233-91。

補充閱讀
林瑋嬪,〈「鬼母找女婿」:鬼、三片壁、與貪婪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第75期,(2011),頁,13-36。

Week 2 core reading (2) (9/26) 人類學導論: 宗教與漢人社會
Robert Hymes 韓明士(2007)《道與庶道 : 宋代以來的道教、民間信仰和神靈模式》Introduction+ chapters 1-5.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Week 3 core reading (3) (10/3) 社會學導論 :中國的宗教發展特色:瀰散性、實作取向及政教交融
1. 楊慶堃(2007[1961])〈第十二章:中國社會中的分散性和制度性宗教〉,《中國社會中的宗教》,范麗珠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268-307。
2. Yang, F. and Hu, A. (2012) Mapping Chinese Folk Relig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51: 505–521. (讀506-511)
3. 楊鳳崗(2006)〈中國的三色市場〉《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6期,頁41-47。

補充閱讀:
1. Chau, Adam. 2011, Modalities of Doing Religion and Ritual Polytropy: Evaluating the Religious Market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Religious History. Religion 41: 547-568
2. 齊偉先(forthcoming)〈台灣民間宗教儀式實踐中的「品味動員」:陣頭、品味社群與宗教治理〉,《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0(2)

Week 5 (10/10): 國慶日

Week 6社會學一(11/17) 馬克思傳統下的宗教分析:婉飾、秀異與物質利益
1. Bourdieu, Pierre (1991)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religious field. Comparative Social Research 13: 1-44.
2. 黃克先(2015)〈區隔但交纏互賴的信仰復振:中國城市教會中農村移民的宗教生活〉,《台灣社會學》第30期,頁53-96。

補充閱讀:
1. [物質之外,美學與宗教性] 齊偉先 (2015)〈宗教場域中美學實踐的現代性:台灣民間信仰場域中的品味社群〉,出自黃應貴編,《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台北:群學。頁149-185
2. 陳緯華(2008)〈婉飾、慣習與神蹟創造:現代性下的神如何不死?〉,《台灣社會學》第15期,頁1-46。
3. [慈善是利他還是自利?] 丁仁傑 (1999)〈文化脈絡中的積功德行為:以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參與者為例,兼論助人行為的跨文化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5:113-177。

Week 7 社會學二(10/24) 涂爾幹傳統下的宗教分析:連帶、公民宗教、集體記憶
1. Durkheim, Emile. 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東、汲喆譯,上海人民出版社。頁275-310。
2. 趙文詞(Madsen, Richard)(2015[2007])〈第五章:行天宮:混合的現代性〉,《民主妙法》,黃雄銘譯註。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205-241。
3. Huang, Ke-hsien (2018) Restoring Religion through Collective Memory: How Chinese Pentecostals Engage in Mnemonic Practices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ocial Compass, pp.1-18.

補充閱讀 :
1. [個體化社會的宗教變遷] 丁仁傑(2004)〈文化綜攝與個人救贖:由清海無上師世界會教團的發展觀察台灣當代宗教與文化變遷的性質與特色〉,出自《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頁353-409。
2. [都市化遷移下連帶的破壞與再連] 丁仁傑 (2005)〈會靈山現象的社會學考察:去地域化情境中民間信仰的轉化與再連結〉,《台灣宗教研究》,4(2):57-111。

Week 8 社會學三 (10/30) 韋伯傳統下的宗教分析:跨文化宗教倫理比較與宗教菁英分析
1. Weber, Max. (2005)《宗教社會學》,康樂、簡惠美譯,頁35-100。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 李丁讚、吳介民(2005)〈現代性、宗教、與巫術:一個地方公廟的治理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9集,頁143-184。

補充閱讀:
1. 余英時(2004[1986])《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請讀頁1-10, 122-166。
2. [草根對菁英的制約及菁英的鬥爭] Huang, Ke-hsien (2014) Dyadic Nexus Fighting Two-Front Battles: A Study of the Micro-level Process of Religion-State Rel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53(4):706–721
3. [民間信仰變遷與現代性的辯證] 齊偉先(2010)〈現代社會中宗教發展的風險意涵:台灣宗教活動規劃所體現的「選擇 的親近性」〉,《台灣社會學》,第19期,頁1-54。

Week 9(11/7) 期中考週

week 10 歷史學一 (11/14) 漢人社會裡的祖先
1. 科大衛、劉志偉,〈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劉永華主編,《中國社會文化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頁,25-41。
2. 鄭振滿,〈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以及〈明清福建的里甲戶籍與家族組織〉,鄭振滿,《鄉族與國家:多元視野中的閩台傳統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9),103-117, 117-131。

week 11 歷史學二 (11/21) 漢人社會的神
1. James Watson華琛, 潘自蓮譯,〈神明標準化:華南沿海地區天后之提倡 (960-1960)〉,《思與言》,26:4,(1988.11): 369-397。
2. Michael Szonyi 宋怡明,〈帝制中國晚期的標準化與正確行動之說辭:從華琛理論看福州地區的儀式與崇拜〉,出自:劉永華編,《中國社會文化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
week 12 歷史學三 (11/28) 歷史裡的鬼
1. 劉志偉,〈女性形象的重塑:姑嫂墳及其傳說〉,收入:劉永華主編,《中國社會文化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頁,307-322。
2. Michael Szonyi 宋怡明,《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第十、十一章

Week 13(12/5): 演講
宗教的多樣性:華人宗教與東南亞社會
1. 李豐楙(2018)〈導論〉,〈第八章:以教之名: 「馬道總」與神廟的聯合〉

補充閱讀:
〈第六章:敬天祀地:節俗信仰的理念移植〉
*以上皆出自2018《從聖教到道教:馬華社會的節俗、信仰與文化》。台大哈燕學術叢書之四。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Week 14 人類學一 (12/12) 物質文化的角度
1. 林瑋嬪(2003)〈台灣漢人的神像:談神如何具象〉,《台灣人類學刊》1(2): 117-150。
2. Erik Mueggler 穆爾克(出版中)〈遺體、石碑、門、文本〉。
3. DJ Hatfield 施永德(出版中)〈台灣宗教場域的再中介與創新:鹿港玻璃廟〉。
*以上兩篇預定收錄於《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林瑋嬪編。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補充閱讀:
1. 黃應貴(2004) 〈導論〉,收錄於《物與物質文化》。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 林瑋嬪(2013) 〈為何要建廟?從廟宇興建的物質化過程探討馬祖社群再造〉,《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2: 1-33。

Week 15 人類學二 (12/19) 我們如何理解二十一世紀宗教?
1. Robert Weller (2000) “Living at the Edge: Religion, Capitalism, and the End of the Nation-State in Taiwan.” Popular Culture 12(2): 477-498.
2. 黃應貴 (2015)〈導論〉,收錄於《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台北:群學。

Week 16 人類學三 (12/26) 媒介宗教
1. 林瑋嬪(出版中)〈導論:媒介宗教〉。

媒介宗教:新媒體如何改變宗教?
2. 齊偉先(出版中)〈漢人民間宗教與新媒體:以臉書為媒介的宗教建構〉。
3. 林瑋嬪(出版中)〈跨越界線:LINE 與數位時代的宗教〉。
4. 施黛蕊(出版中)〈萌媽祖:民間宗教在(日系)台灣漫畫的再現〉。

補充閱讀:
1. 劉苑如(出版中)〈孤獨的必要:《刺客聶隱娘》中的色彩語言與宗教意識〉。
2. 蘇碩斌(出版中)〈神格化到人格化:攝影術與台灣祖先肖像畫的變化〉。
3. 楊建章(出版中)〈宗教性的東西媒介:音樂宗教性與肉身成聖的作曲家〉。
*以上文章預定收錄於《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體》,林瑋嬪編。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Week 17(1/2) 總結 Week 18(1/9) final exam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2週
9/19  指閱在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pavSF6MDG0DCYbjt8CzbxPDD0J5uaypi?usp=sharing 
第5週
10/10  Double Tenth Day, no cla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