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以來,主要以歐洲中心主義或帝國主義力量的西方勢力,逐漸侵入中國社會;與此同時,中國人也逐漸被迫去面對、學習、理解、反思西方現代性。西方現代性所創造出的「進步」、「革命」、「改革」、「進化」、「發展」、「平等」、「主權」種種概念與經驗,以及所引發對立面的「保守」、「反革命」、「守舊」、「反平等」種種概念、經驗,迄今為止,可謂以掀天揭地的姿態,先後或同時地在這一百六十年的中國歷史中,出現、變形、消失、折衷、重返、或殘缺了。
中國人在接受、抗拒或轉化西方現代性的同時,也面臨著伴隨著西方現代性而來的、各種不同性質的內外戰爭。戰爭挑戰了清朝的合法性,轉移了滿漢、中央和地方之間的權力,新興的軍事力量更成為革命派的溫床,促成了清朝的覆滅,亦構成民初軍紳政權的格局。1920年中共建黨與嗣後國共合作的形成,蘇聯除了提供馬列主義思想資源和列寧式政黨的組織動員方式,更重要的,還幫助中國建立了新式的軍隊。國共合作與北伐的革命經驗,以及群眾運動依賴於軍事保護的情況,此兩者進一步說明了軍事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性。因而,1930年代之後,國共兩黨的鬥爭與對峙是兩種不同政權的武裝對抗,透過圍剿與反圍剿,雙方逐漸形成統治、動員與汲取社會資源的不同方式。軍事戰爭不僅為國共兩黨建構政權的方式,亦極大地影響、擾動中國社會的結構。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戰爭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社會的穩定,促使國共兩黨在抗日的同時,發展軍事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以作為兩黨政權的基礎,進一步在國共內戰中影響兩黨的軍事力量。因此,近現代中國既在戰火中建立現代政權,同時在軍閥、中共與國民黨軍事發展的不同型態中,重塑中國的社會。
本課程第一學期的課程,主要聚焦於鴉片戰爭之後,清朝所面臨的戰爭型態、戰爭與西方現代性的關係,以及晚清士人對於軍事和戰爭的看法。第二個學期的課程,則說明國共兩黨如何借鏡西方國家政治、軍事、文化等模式、經驗,以及如何在內戰與禦侮戰爭中,各自發展其政權和社會的獨特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