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東方哲學問題討論上 SEMINAR ON PROBLEMS OF ORIENTAL PHILOSOPHY(1) |
開課學期 |
98-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哲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林義正 |
課號 |
Phl8010 |
課程識別碼 |
124 D0101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哲研討室二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1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課程大綱內容︰
本課程以討論中國哲學問題為主。順應中國哲學義理之展開是以貫天人與通古今為究極,其內容涉及天道論、人道論、歷史論與方法論。針對以上四部份,分別討論以下各子題。
一、 天人之間諸關係(天與人、命與力)。
二、 天道論:
1.形上形下之區分(道與器、體與用、心與物、本與跡)。
2. 宇宙本根(道、氣、太易、無極、太極、理)。
3. 宇宙生化(陰陽、五行、有與無、動與靜、常與變、一與兩、漸與驟)。
三、 人道論:
1.人之稟賦(形與神、性與情)。
2.倫理抉擇(義與利、理與欲、仁與禮、經與權、中庸)。
3.理想人格(修養、品階、典型)。
4.理想社會(群道與治世)
四、 歷史論:理與勢、古與今。
五、 方法論:知與行、格物與致知、參驗與真知、名與實(言與意)、辯證思維。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以討論中國哲學問題為主。順應中國哲學義理之展開是以貫天人與通古今為究極,其內容涉及天道論、人道論、歷史論與方法論。 |
課程要求 |
依各主題嬝狀袺鷏禤?C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主要取材:
1.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即宇同著《中國哲學問題史》,台北:彙文堂,民國76年版;或余雄著《中國哲學概論》,台北:源成文化,民國66年12月舊版影印本)
2. 張岱年主編《中國文化的基本文獻》哲學卷(湖北人民,1994.1)
3.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北京:中華書局,1990.或台北:洪葉,1994版)
輔助資料:
1.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第5-8章。
2.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民國82年4月)
3.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人道篇》(台北:五南,民國85、86年版)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末論文 |
60% |
6000-10000字 |
2. |
課堂報告 |
4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