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東方哲學問題討論下
Seminar on Problems of Oriental Philosophy (2) 
開課學期
107-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佐藤將之 
課號
Phl8011 
課程識別碼
124 D0102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全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3,4(10:20~12:10) 
上課地點
哲研討室二 
備註
總人數上限:1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以討論中國哲學問題為主。順應中國哲學義理之展開是以貫天人與通古今為究極,其內容涉及中國哲學的特質、宇宙論、本體論、人生論、認知論、推理論等。針對以上幾部份,分別討論以下各子題。
一、中國哲學的形上思想問題。
二、人生論與天人關係問題。
三、「知」的性質、來源與認知模式問題。
四、中國哲學中的推理方式與推理特性問題。
五、中國哲學的直覺方法問題。 

課程目標
本課程在於培養同學們具備發覺哲學問題與討論中國哲學問題的能力,了解如何討論的方法,並訓練其深思熟慮的思維,掌握中國哲學主要問題。 
課程要求
1.事先閱讀相關講義、教材。
2.輪流報告各單元論文要點。
3.以積極態度參與報告與討論。
4.撰寫6千字以上之期末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津田左右吉著,曹景惠譯:《論語與孔子思想》,臺北:聯經,2015年。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同上,2013年。
佐藤將之:《荀子學與荀子思想研究──評析・前景・構想》,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5年。
諾夫喬伊著;張傳有、高秉江譯 ; 鄧曉芒、張傳有校:《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的研究》南昌 : 江西敎育,2002年。
諾夫喬伊著、吳相譯:《觀念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參考書目
1.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2. 宋志明《中國傳統哲學通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3. 曾春海等《中國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5年9月。
4.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年10月。
戴卡琳C. Defoort,楊民、季薇(譯):〈究竟有無“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史》2006 年第2期,頁5-16。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導論︰思想史的寫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方維規:〈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談中國相關中存在的問題〉,《新史學: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店),頁3-20。
鄭文惠:〈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
Arthur O. Lovejoy: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n Idea,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Anthony Grafton: “The History of Ideas: Precept and Practice, 1950-2000 and Beyond”,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67, No. 1 (Jan., 2006), pp. 1-32。
Quentin Skinner:“Interpreta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Skinner: Visions of Politics, vol.1, Regarding Metho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Quentin Skinner:“Interpreta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Speech Acts”, Skinner: Visions of Politics, vol.1, Regarding Metho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Melvin Richter: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cept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著,任軍峰譯:〈觀念史中的意涵與理解〉,《思想史研究》,第1輯,2006年7月。
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著,任軍峰譯:〈言語行動的詮釋與理解〉,《思想史研究》,第1輯,2006年7月。
梁裕康:〈語言・歷史・哲學——Quentin Skinner論之政治思想方法論〉,《政治科學論叢》,第28期,2006年6月。
丸山真男:《關於思想史的思考方法——類型、範圍、對象》,區建英(譯),《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武田淸子(編):《思想史ソ方法シ對象:日本シ西歐》,東京:創文社,1963年。
佐藤將之:〈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卷27期4,2009年,頁35-60。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報告  
20% 
 
2. 
期末報告  
50% 
 
3. 
出席、口頭發表與自習報告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9  自我介紹、課程說明、分配口頭報告 
第2週
2/26  何為中國哲學存在的前提?
戴卡琳,楊民、季薇(譯):〈究竟有無“中國哲學”?〉
C. Defoort: “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Chinese Philosophy?”
 
第3週
3/05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導論︰思想史的寫法》
第一章:一般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歷史
第二章:知識史與思想史
餘論:穿一件尺寸不合的衣衫—關於中國哲學和儒學定義的爭論 
第4週
3/12  鄭文惠:〈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
佐藤將之:〈《東亞觀念史集刊》第十一期專題:日本學者之中國思想研究中的觀念史(古代篇)〉,
《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1期(2016年12月)。 
第5週
3/19  Anthony Grafton: “The History of Ideas: Precept and Practice, 1950-2000 and Beyond”,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 67, No. 1 (Jan., 2006), pp. 1-32。  
第6週
3/26  丸山真男:〈關於思想史的思考方法——類型、範圍、對象〉,收入於武田淸子(編):《思想史ソ方法シ對象:日本シ西歐》 
第7週
4/02  清明節連假  
第8週
4/09  期中報告繳交 
第9週
4/16  O.A. Lovejoy: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的序論
諾夫喬伊著、吳相譯:《觀念史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第10週
4/23  Quentin Skinner:“Interpreta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and “Interpreta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Speech Acts”, in Skinner: Visions of Politics, vol.1, Regarding Metho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第11週
4/30  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著,任軍峰譯:〈觀念史中的意涵與理解〉,《思想史研究》,第1輯,2006年7月。
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著,任軍峰譯:〈言語行動的詮釋與理解〉,《思想史研究》,第1輯,2006年7月。
梁裕康:〈語言・歷史・哲學——Quentin Skinner論之政治思想方法論〉,《政治科學論叢》,第28期,2006年6月 
第12週
5/07  津田左右吉,曹景惠(譯):《論語與孔子思想》
佐藤將之:〈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
已讀過如上兩筆著作者,以如下著作替代: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 
第13週
5/14  方維規:〈歷史語義與概念史──關於定義和方法相關問題的若干思考〉,馮天瑜編《語義的文化變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方維規:〈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談中國相關中存在的問題〉,《新史學: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店),2009年,頁3-20。
Melvin Richter: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cept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的序論 
第14週
5/21  端午節休假  
第15週
5/28  佐藤將之:《荀子學與荀子思想研究:評析・前景・構想》
序論、第五章 
第16週
6/04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
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莊子、呂氏春秋以及韓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