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倫理學與價值哲學(S)
SEMINAR ON PROBLEMS OF PHILOSOPHY:ETHICS AND VALUE THEORY 
開課學期
95-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孫效智 
課號
Phl7052 
課程識別碼
124 M015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3,4,@(10:20~) 
上課地點
哲201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總人數上限: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51value_theory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將處理目的論(teleology)與義務論(deontology)的爭議,並探討 The Good,
Doing Harm, Constraints 以及其他與道德判斷相關之規範因素。 

課程目標
本課程之探討對象是基本倫理學中的各種規範理論,目的在於透過與文獻之對話,幫助同學
建立道德思維與判斷的理論架構。 
課程要求
本課程是研究生討論課,選課同學應規律上課,參與討論,並輪流進行口頭報告以引導討
論。期末時將有期末考試,統整本學期之學習內容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Kagan, Shelly. Normative Ethics. Oxford: Westview Press. 1998.
孫效智,Intention-sensitive or -irrelevant Ethics ? 摘要改寫自:孫效智. "On the
Moral Irrelevance of Intention." 台大文史哲學報 56(2002b): 393-436。
羅秉祥,道德兩難,難在哪裡?文收:科際整合之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
2006: 245-262。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考試 
50% 
統整本學期之學習內容 
2. 
口頭報告與引導討論 
35% 
修課同學有義務輪流負責討論各週之主題報告以引起討論。口頭報告之內容應包含i)介紹該週應閱讀文件之問題意識與論述結構,ii)詳述該文之內容,iii)批判反省與問題提出。口頭報告同學應製作A4大小之一頁報告綱要給所有修課同學。 
3. 
上課參與度 
15% 
每次上課應預讀該週之必讀文獻並積極參與討論。參與度的評量是按照上課發問及回答問題的次數、內容、深廣度而進行。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8  課程導論及參考資料介紹 
第2週
9/25  prep. 
第3週
10/02  Intention-sensitive or -irrelevant Ethics? 
第4週
10/09  道德兩難,難在哪裡? 
第5週
10/16  Kagan,1-22 
第6週
10/23  Kagan,25-41 
第7週
10/30  Kagan,59-78 
第8週
11/06  Kagan,78-94 
第9週
11/13  Kagan,94-105 
第10週
11/20  Kagan,153-170 
第11週
11/27  Kagan,170-186 
第12週
12/04  Kagan,189-194; 212-223 
第13週
12/11  Kagan,240-256 
第14週
12/18  Kagan,256-271 
第15週
12/25  Kagan,271-294 
第16週
1/08  期末考試 
第17週
1/15  期末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