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儒家哲學研究
Seminar on Confucianism 
開課學期
110-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佐藤將之 
課號
Phl7019 
課程識別碼
124 M027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哲研討室二 
備註
研究所:儒家領域。 大學部:(A)東方哲學史群組。
總人數上限:16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101Phl7019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試圖經由原典以及相關的研究成果的閱讀與研討、評析,以呈現原始儒家思想之核心問題,進而培養同學獨力探索儒家哲學之基本能力。本課所閱讀的文本,除了先秦儒家現存文獻之外,還包括如《郭店楚簡》、《上海博物館藏楚簡》的新出土文獻,以及司馬遷《史記》中相關論述。修課同學應先熟讀指定原文,授課教師除指導同學理解原典之意涵外,並應於討論中援引他篇相關資料作為補充,以求得更深入而周全的理解。由於本課為研究所的課程,本課亦重視各個文本思想內容的中外過去研究成果和主要相關見解。 

課程目標
經過本課來加強理解是對於如下六項主題上:
1、以哲學框架來理解儒家思想的優點與限制。
2、儒家思想在中國思想中的定位。
3、儒家思想起源的多面性。
4、儒學個別文獻之間的角色與獨特性
5、儒家哲學的歷史意義
6、儒家思想的當代研究成果 
課程要求
出席參與討論、參加期中期末考試並完成期中期末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邁克爾・普鳴:《哈佛中國哲學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年
(Puett, M. and Gross-Loh, C.: What Chinese Philosopher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Good Life, London: Penguin Books, 2016)
赫伯特・芬格萊特:《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Herbert Fingarette: Confucius: The Secular as Sacr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2)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同上,2013年。
佐藤將之:《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之起源與構造》,同上,2016年。 
參考書目
無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考試 
30% 
 
2. 
期末考試 
45% 
 
3. 
期中心得報告 
5% 
 
4. 
期末心得報告 
10% 
 
5. 
出席情況 
1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2週
9/28  自我介紹、課程說明、口頭報告的分配 
第3週
10/05  何為中國哲學存在的前提? 
第4週
10/12  中國哲學在近代日本產生的?傳統漢學到中國哲學的轉換 
第5週
10/19  思想史、哲學史、觀念史 
第6週
10/26  《論語》是否代表孔子的思想?(前半) 
第7週
11/02  《論語》是否代表孔子的思想?(後半) 
第8週
11/09  孔子思想的當代意義(1) 
第9週
11/16  孔子思想的哲學與宗教意義(2) 
第10週
11/23  儒家集團的政治起源 
第11週
11/30  所謂「思孟學派」的探索:「郭店楚簡」的思想 
第12週
12/07  孔孟之間的思想之內在展開 
第13週
12/14  作為比較哲學的孟子 
第14週
12/21  《荀子》哲學研究的重建 
第15週
12/28  Tao Jiang: Origins of Moral-Political Philosophy in Early China 
第16週
1/04  修課同學期末報告構想發表(1) 
第17週
1/11  修課同學期末報告構想發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