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佛教般若學專題
Seminar in Buddhist Prajnaparamita 
開課學期
107-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蔡耀明 
課號
Phl7210 
課程識別碼
124 M038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哲研討室一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總人數上限: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1Phl7210_prajna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佛教隨著修行講究上的差異,發展出二大道路:一為解脫道,另一為菩提道。解脫道包括聲聞乘和獨覺乘,以生命體從世間的捆綁得到解脫為目標,屬於初步或基本的講究。菩提道的目標,則在於全方位成就無上菩提與廣泛地利益有情,屬於更進一步的講究。對佛教的實修與義理的探討,若從解脫道入手,也因此較為容易,並能據以循序漸進。在解脫道形成若干認識之後,有必要將觸角繼續伸展到菩提道,尤其是以闡揚智慧貫徹到底為要務的般若經典。
人文學門研究所階段很重要的一環,即培養出面對原典的眼光與能力,再佐以第二手的學術論著或參考材料,發展出思辨與論述的技巧。倘若對原典生疏,不僅談不上專門的研究,開展不出個人的研究風格,而且對於第二手資料亦難以取捨或斷定優劣。有鑒於此,本課程大部分的重點,將放在有關佛教菩提道頗具代表性的般若經典。如此構想的課程重點,將閱讀般若經典視為不可或缺且不可取代的基礎訓練,本學期的下限目標,在於涵蓋《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至於玄奘法師翻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第二會〉與〈第四會〉,則請自行研讀,或參與有關的讀書會。藉由經典的鑽研,將可對佛教般若學的論題,展開哲學思辨的投石問路之旅。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在於透過般若經典的研讀、講解、詮釋、論陳,以及參考當代學者相關研究的討論,從而對佛教菩提道哲學的特色,建立以經文做為依據的思辨與認識,並且奠定從事專門的佛教研究的基礎。 
課程要求
本課程強調隨著進度,接續展開閱讀、思辨、寫作、和討論的練習,藉以歷練綿密且紮實的學養。學員除了預先準備每一週的課程材料,整個學期將有二份書面的學習報告;原則上,以「課程進度」所列材料為依據之範圍。第十週繳交至少3頁的學習報告,並且在課堂上輪流做口頭發表,以及相互討論,佔學期成績20%。第十八週繳交至少7頁的期末報告,並且在課堂上輪流做口頭發表,以及相互討論,佔學期成績40%。這二份報告,可散開來針對不同的課題或品目,成為不相統屬的習作;也可前後一貫,整合成為一篇論文。報告的寫作,要求用心、動腦、特色。平時表現(含出缺席狀況)佔學期成績40%。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唐.般若(Prajña)譯,T. 261, vol. 8, pp. 865b-917b.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唐.玄奘譯,T. 220 (7), vol. 7, pp. 964a-974b.
* J. Masuda (增田慈良), 〈Saptaśatikā Prajñāpāramitā: Text and the Hsüan-chwang Chinese Version with Notes〉,收錄於《荻原博士還曆記念祝賀論文集(Ⅰ.邦文部)》(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2年),頁185-241.
 
參考書目
〔教材〕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Prajn?p?ramit?-s?tra).第四會》,十八卷,唐.玄奘於 660-663 年譯,大正藏第七冊(T. 220 (4), vol. 7, pp. 763b-865a)。 * Edward Conze (tr.),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in Eight Thousand Lines & Its Verse Summary, Bolinas: Four Seasons Foundation, 1975. 〔參考書目〕:詳如「課程進度」和「延伸的參考材料」所列。更多的參考材料, 於課堂隨時補充。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平時表現(含出缺席狀況) 
40% 
 
2. 
期中報告 
20% 
第十週繳交至少3頁的學習報告,並且在課堂上輪流做口頭發表,以及相互討論。 
3. 
期末報告 
40% 
第十八週繳交至少7頁的期末報告,並且在課堂上輪流做口頭發表,以及相互討論。二份報告,可散開來針對不同的課題或品目,成為不相統屬的習作;也可前後一貫,整合成為一篇論文。報告的寫作,要求用心、動腦、特色。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4  課程介紹/哲學洞察 
第2週
9/21  空觀 
第3週
9/28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第4週
10/05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第5週
10/12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第6週
10/19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第7週
10/26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第8週
11/02  翻轉教學 
第9週
11/09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 
第10週
11/16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 
第11週
11/2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 
第12週
11/30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 
第13週
12/07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 
第14週
12/14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 
第15週
12/2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 
第16週
12/28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 
第17週
1/04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七會.曼殊室利分》 
第18週
1/11  期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