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孔子哲學討論 Seminar on Confucius |
開課學期 |
102-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哲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林義正 |
課號 |
Phl7108 |
課程識別碼 |
124 M141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7,8(14:20~16:20) |
上課地點 |
哲201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15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課程大綱內容︰
「孔子哲學討論」一課以《論語》為中心,從中討論孔子如何繼往開來以建立其思想體系。現擬針對下列主題進行討論:
1.孔子學思歷程的探索。
2.孔子如何詮釋六經?
3.孔子思想的基本格式。
4.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
5.孔子思想中的教與學。
6.孔子思想中的經與權。
7.孔子思想中的經世三階。
8.孔子思想中的性與命。
9.《論語》中疑難章節的考釋。
|
課程目標 |
「孔子哲學討論」一課以《論語》為中心,從中討論孔子如何繼往開來以建立其思想體系。 |
課程要求 |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參考書:陳大齊,《孔子學說》,台北:正中,1977.03。
陳大齊,《孔子言論貫通集》,台北:臺灣商務,1982.07。
高明,《高明孔學論叢》,台北:黎明,1978.07。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台北:東大,1987.09。
其他,隨堂分發討論之論文。
|
指定閱讀 |
教科書:程樹德,《論語集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03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平時上課討論 |
50% |
|
2. |
期末報告一篇(約萬字) |
5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2 |
孔子學思歷程的探索(一) |
第2週 |
9/19 |
中秋節放假 |
第3週 |
9/26 |
孔子學思歷程的探索(二) |
第4週 |
10/03 |
孔子之述與作(一) |
第5週 |
10/10 |
國慶日放假 |
第6週 |
10/17 |
孔子之述與作(二) |
第7週 |
10/24 |
孔子思想的基本格式(一) |
第8週 |
10/31 |
孔子思想的基本格式(二) |
第9週 |
11/07 |
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一) |
第10週 |
11/14 |
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二) |
第11週 |
11/21 |
孔子思想中的教與學(一) |
第12週 |
11/28 |
孔子思想中的教與學(二) |
第13週 |
12/05 |
孔子思想中的經與權(一) |
第14週 |
12/12 |
孔子思想中的經與權(二) |
第15週 |
12/19 |
孔子思想中的經世三階(一) |
第16週 |
12/26 |
孔子思想中的經世三階(二) |
第17週 |
1/02 |
孔子思想中的性與命(一) |
第18週 |
1/09 |
孔子思想中的性與命(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