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韓非哲學研究
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Han-fei 
開課學期
111-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李賢中 
課號
Phl7121 
課程識別碼
124 M262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2,3,4(9:10~12:10) 
上課地點
哲研討室二 
備註
大學部:(A)東方哲學史群組。
總人數上限:1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這門課程使學生深入研究法家哲學之內容、本質和方法。 特別是,討論韓非子法治思想的理論研究,使學習者能有系統地掌握韓非子的思想內涵。其中包括:「形名參驗」的方法理論、「法」的概念、政治哲學方法的「術」、政治權力的「勢」、及其他法政哲學相關的問題。並且反省韓非子哲學的意義與價值。 

課程目標
介紹法家哲學之理論體系,發展脈絡,使學習者能系統把握韓非子哲學。培養學生對韓非子研習之興趣與批判能力,並能反省韓非哲學在中國文化的價值和現代的意義。 
課程要求
修過中國哲學史一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陳啟天,《增訂韓非子校釋》,台北:台灣商務,1994.11。 
參考書目
1.王曉波,《先秦法家思想史論》, 台北:聯經,1991.07。
2.王讚源,《中國法家哲學》,台北:東大,1991.08。
3.謝雲飛,《韓非子析論》,台北:東大,1980.04。
4 高柏園,《韓非哲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09。
5.張素貞,《韓非子難篇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7.03。
6.林緯毅,《儒法兼容》,台北:東大,2004,11。
7.王邦雄,《韓非子的哲學》,台北:東大,1979.09。
8.姚蒸民,《韓非子通論》,台北:東大,1999.03。
9.李增,《先秦法家哲學思想》,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12。
10.朱守亮,《韓非子釋評》(一)至(四),台北:五南,1992.09。
11.李甦平,《韓非》,台北:東大,1998.10。
12.張有智,《先秦三晉地區的社會與法家文化研究》,北京:人民,2002.01。
13.葛瑞漢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3.08。
14. 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台北:華正,1987.08。
15. 賴炎元、傅武光著譯,《新譯韓非子》,台北:三民,1997.11。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平時成績 
30% 
出席與討論 
2. 
期中報告 
30% 
分配單元之口頭報告 
3. 
期末報告 
40% 
期末口頭及書面報告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作業繳交方式
考試形式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3  法家思想的起源與時代背景 
第2週
3/2  韓非的學術淵源與思維方法 
第3週
3/9  《韓非子》哲學研究方法 
第4週
3/16  《韓非子》的文本確立與思想概要 
第5週
3/23  自習 
第6週
3/30  討論〈孤憤〉、〈五蠧〉 
第7週
4/6  討論〈顯學〉、〈說難〉 
第8週
4/13  討論〈難勢〉、〈內儲說上〉(1) 
第9週
4/20  討論〈內儲說上〉(2)、〈定法〉 
第10週
4/27  《韓非子》思想結構 
第11週
5/4  法術勢基本結構的論述型態 
第12週
5/11  《韓非子》論人與管理
 
第13週
5/18  學界對於《韓非子》的研究(1) 
第14週
5/25  學界對於《韓非子》的研究(2) 
第15週
6/1  韓非哲學對後世的影響及其現代意義 
第16週
6/8  學期報告 
第17週
6/15  繳交書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