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春秋公羊傳》解讀 Interpreting Gongyang Commentary o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
開課學期 |
102-2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哲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林義正 |
課號 |
Phl7156 |
課程識別碼 |
124 M6500 |
班次 |
|
學分 |
2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7,8(14:20~16:20) |
上課地點 |
哲研討室一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1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22Phl7156_Gongyang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春秋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它對《春秋》採取借事明義的立場,以闡發微言大義為目的,可謂孔門義理之極致。但此書以編年史的形式來表現獨特的義理,頗不易讀,為了早窺《春秋》義理之門徑,特開此課程,故在研讀傳文中,特別指明以下諸要點:
(一) 《春秋公羊傳》的解經預設。
(二) 筆削、褒眨與禮義的關係。
(三) 三世義、三統義、內外義。
(四) 一統義、撥亂義、譏世卿義。
(五) 倫理義、經權義、災異義等。
|
課程目標 |
指引後學依《春秋公羊傳》所蘊含的解經義理講述孔門外王學之精義,如何由齊桓之霸道進至文王之王道乃登上堯舜之帝道思想。 |
課程要求 |
依上列主題,研讀教科書及指定論文。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1.陳柱,《公羊家哲學》,台北:中華,1971。
2.李新霖,《春秋公羊傳要義》,台北:文津,1989。
3.蔣慶,《公羊學引論》,瀋陽:遼寧教育,1995。
4.林義正,《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 |
指定閱讀 |
何休:《春秋公羊傳何氏解詁》,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69年一月。
林義正:《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3。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0 |
公羊春秋義略述 |
第2週 |
2/27 |
同上 |
第3週 |
3/06 |
《春秋公羊傳》的解經預設 |
第4週 |
3/13 |
同上 |
第5週 |
3/20 |
微言大義與《春秋》書法 |
第6週 |
3/27 |
同上 |
第7週 |
4/03 |
三世義、內外義 |
第8週 |
4/10 |
同上 |
第9週 |
4/17 |
五始義、一統義 |
第10週 |
4/24 |
同上 |
第11週 |
5/01 |
居正義、譏世卿義 |
第12週 |
5/08 |
同上 |
第13週 |
5/15 |
倫理義、經權義 |
第14週 |
5/22 |
同上 |
第15週 |
5/29 |
災異義、變悔義 |
第16週 |
6/05 |
同上 |
第17週 |
6/12 |
同上 |
第18週 |
6/19 |
期終考試
6月26日以前繳學期報告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