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生命尊嚴與倫理
DIGNITY AND MORALITY OF HUMAN LIFE 
開課學期
99-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孫效智 
課號
Phl7741 
課程識別碼
124 M70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3,4(10:20~12:10) 
上課地點
哲研討室二 
備註
總人數上限:1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探討生命的根本課題,主要涉及到人的生死、生命的意義、人的尊嚴與生死抉擇的倫理探究。
本課程將透過教師講述、同學報告、文獻討論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對生命尊嚴所涉及之倫理議題進行探討,進而認識與反省生命最根本的課題。
 

課程目標
一、反省生命最根本的議題
二、熟悉倫理思考之核心議題
三、理解並省思有關生命尊嚴、死亡之形上與倫理課題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Barry, V. E (2007).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bout death and dying. Belmont, CA: Thomson.
孫效智(1996)。兩種道德判斷──論「道德善惡」與「道德正誤」的區分。《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19,223-254。
孫效智(2002)。Intention-sensitive or -irrelevant Ethics? 摘要改寫自:孫效智(2002)。On the Moral Irrelevance of Intention。《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56,393-436。
孫效智(2007)。人類胚胎之形上與道德地位。《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4,41-86。
孫效智(2008)。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的通識教育。《通識在線》,19,3-5。
孫效智(2009a)。台灣生命教育的挑戰與願景。《課程與教學季刊》,12(3),1-26。
孫效智(2009b)。On Certain Confucian Accounts of the Moral Status of Human Embryos。《國科會哲學學門93-97學年研究成果發表會》,A201-216。主辦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佛光大學哲學系。
孫效智(2009c)。愚昧的尊嚴?。《2009生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385-403。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台灣大學哲學系、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
孫效智(2010)。人生三問。收於︰孫效智等著,《打開生命的16封信》,7-22。臺北:聯經。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口頭報告 
20% 
針對每次主題閱讀文獻,輪流進行口頭報告。 
2. 
期末評量 
30% 
期末評量範圍即全學期所有單元之閱讀內容,採open-book方式進行,著重點為理性的反省與論述。 
3. 
學期論文 
40% 
針對上課內容特定主題,與老師討論後,撰寫一篇符合期刊論文標準之學術論文,並於期末前投稿至設有審查制之相關期刊。 
4. 
上課表現 
10% 
(a)缺課:缺課時數達總上課時數1/5至1/4者(不含1/4),扣平時評量成績10%;缺課時數達總上課時數1/4至1/3者(不含1/3),扣平時評量成績20%;缺課時數達總上課時數1/3者,扣平時評量成績50%。 (b)曠課:1次不假曠課扣平時評量成績20%,2次扣40%,3次扣60%,4次則平時評量成績以零分論。請假需直接向老師說明並向課程助理登記。 (c)優異表現:全勤與每次充分預習者,上課表現得90分,非全勤且無每次預習者,其餘情況酌減。上課未預習且未帶講義者兩次如同缺課一次處理,餘類推。上課提問、回答問題或參與討論表現佳者,本部分成績將酌以加分,優異表現者,整體平時成績將予以加權方式加分。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6  課程導論及參考資料介紹 
第2週
9/23  人生三問�孫效智(2008,2010) 
第3週
9/30  生命教育的挑戰與願景�孫效智(2009a) 
第4週
10/07  論人類胚胎道德地位的幾個儒家觀點�孫效智(2009b) 
第5週
10/14  人類胚胎的形上與道德地位(一)�孫效智(2007) 
第6週
10/21  人類胚胎的形上與道德地位(二)�孫效智(2007) 
第7週
10/28  位格的生命尊嚴�孫效智(2009c) 
第8週
11/04  倫理思考(一):兩種道德判斷�孫效智(1996) 
第9週
11/11  倫理思考(二):意圖、信念與道德判斷�孫效智(2002) 
第10週
11/18  問題討論Q&A 
第11週
11/25  從哲學看死亡�Barry (2007): 1-30 
第12週
12/02  自我與死亡�Barry (2007): 70-103 
第13週
12/09  死後存活的假設�Barry (2007): 104-138 
第14週
12/16  自殺與安樂死�Barry (2007): 141-176 
第15週
12/23  無效治療與死亡義務�Barry (2007): 214-229 
第16週
12/30  生命、死亡與意義�Barry (2007): 232-249 
第17週
1/6  期末評量 
第18週
1/13  期末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