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佛家哲學研究
Seminar on Buddhism 
開課學期
108-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哲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歐慧峰 
課號
Phl7021 
課程識別碼
124EM029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8,9,10(15:30~18:20) 
上課地點
哲研討室一 
備註
本課程以英語授課。佛家領域。
總人數上限: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82Phl7021_BuddPhil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藉由佛教典籍與佛學論文的閱讀,探討佛教哲學的基本概念與基本課題,從此形成典籍閱讀與哲學討論在經緯交織的面貌。
人文學科研究所階段很重要的一環,即培養出面對原典的眼光與能力,再佐以第二手的學術論著或參考材料,發展出思辨與論述的技巧。倘若對原典生疏,不僅談不上專門的研究,開展不出個人的研究風格,而且對於第二手資料亦難以取捨或斷定優劣。有鑒於此,本課程大部分的重點,將放在修煉道路的典籍,再延伸到相關的學術論著。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標,在於就所設定的佛教哲學的基本概念與基本課題,透過相關典籍的研讀、講解、詮釋、論陳,以及透過當代學者相關論著的討論,從而對印度和中國佛教的哲學操作與特色,建立以經文做為依據的思辨與認識,並且奠定從事專門的佛教哲學研究的基礎。 
課程要求
編印課程大綱及講義,並準備相關資料於上課前發給學員,請學員務必預習。
講授、提示要點、引發思考、提問、與專題討論交叉並進。討論時,要求言之有物,以佛教的經論傳統為根據,搭配當代的哲學研究的成果,藉以培養佛教哲學的眼光和洞見,並且養成學術所要求的清晰、條理、論辯、與知識內涵。本課程定位為研究所層級的專題討論課,並非大學部一般的導論或通論課。學員不必有佛學背景,卻須快速補足佛學基本素養。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以及按時完成學期作業。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2006年。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劉貴傑,《佛教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蔡耀明,《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觀》,台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年。
徐文明,《中国佛教哲学》,第1版,北京市:宗教文化,2008年。
Burton, David. Buddhism, Knowledge and Liberation: A Philosophical Study, Aldershot: Ashgate, 2004.
Carpenter, Amber D.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y. Durham: Acumen, 2014. Print.
Emmanuel, Steven M. A Companion to Buddhist Philosophy. Hoboken: Wiley-Blackwell, 2013. Print.
Harvey, Peter. 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thics: Foundations, Values and Issues, Kalupahana, David J. Buddhist Philosophy: a Historical Analysi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6.
Lopez, Donald S. Buddhist Hermeneu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8.
Siderits, Mark, Westerhoff, Jan, and Jones, Christopher V. Studies in Buddhist Philosophy, 1st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Williams, Paul (ed.). Buddh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Religious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2005.
Williams, Paul. Mahāyāna Buddhism: 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 2n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參考書目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的方法論問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2006年。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劉貴傑,《佛教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蔡耀明,《佛教視角的生命哲學與世界觀》,台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年。
徐文明,《中?佛教哲?》,第1版,北京市:宗教文化,2008年。
Burton, David. Buddhism, Knowledge and Liberation: A Philosophical Study, Aldershot: Ashgate, 2004.
Carpenter, Amber D.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y. Durham: Acumen, 2014. Print.
Emmanuel, Steven M. A Companion to Buddhist Philosophy. Hoboken: Wiley-Blackwell, 2013. Print.
Harvey, Peter. 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thics: Foundations, Values and Issues, Kalupahana, David J. Buddhist Philosophy: a Historical Analysi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76.
Lopez, Donald S. Buddhist Hermeneu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8.
Siderits, Mark, Westerhoff, Jan, and Jones, Christopher V. Studies in Buddhist Philosophy, 1st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Williams, Paul (ed.). Buddh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Religious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2005.
Williams, Paul. Mah?y?na Buddhism: 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 2n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程參與和討論 
30% 
 
2. 
主題報告一(250字)  
10% 
 
3. 
主題報告二(250字)  
10% 
 
4. 
主題報告三(250字)  
10% 
 
5. 
主題報告四(250字) 
10% 
 
6. 
專題報告(1000字)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3/03  History/Culture/Language 歷史、文化、語言 
第2週
3/10  Ṣaddarśana 印度六宗 
第3週
3/17  Hermeneutics 詮釋學 
第4週
3/24  Cosmology 宇宙觀 
第5週
3/31  Soteriology 解脫學 
第6週
4/07  Sautrāntika/Vaibhāsika 經量部、毘婆沙 
第7週
4/14  Madhyamaka 中觀 
第8週
4/21  Yogācāra/Vijñaptimātra 瑜珈、唯識 
第9週
4/28  Tathāgatagarbha/Buddhadhātu 如來藏、佛性 
第10週
5/05  Epistemology 認知論 
第11週
5/12  Epistemology 認知論 
第12週
5/19  Ontology 存在論 
第13週
5/26  Ontology 存在論 
第14週
6/02  Psychology 心理學 
第15週
6/09  Psychology 心理學 
第16週
6/16  Ethics 倫理學 
第17週
6/23  Ethics 倫理學 
第18週
6/30  Discussion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