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文化人類學基礎理論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開課學期
97-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謝世忠 
課號
Anth7001 
課程識別碼
125 M263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人類206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15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文化人類學基礎理論
(Fundermental Theorie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

2005年9月22日
至2006年元月 5日



課號(Sereis):125 M2630

授課教師(Instructor): 謝世忠教授兼主任
(Professor Shih-chung Tristan Hsieh [Aathidt],
Ph.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1989)

教師研究室(Office):人類系館305室

系主任辦公室:人類學系館103室

Phone:(02)3366-4746(研究室) (02)3366-4732(主任室)

Fax & message:(02)8369-2262

E-mail:tristan@ntu.edu.tw

學分(Credits):3

上課時間(Time):每週四上午09:10至12:10

上課教室(Classroom):人類系館206室

課後會談時間(Office hour):每週二下午3:00-5:00,或事前預約

修習對象(Students):1.人類學系碩士班研究生必修
2.外系外校畢業未獲抵免之博士班研究生必修
3.外系所研究生經教師同意者得以選修
4.旁聽同學須負同等修課任務。


課程目的(Purpose):

本課程主授人類學基礎理論。從古典到當代,從「現代」批判到後現代論述,以及從概念檢討到模型建構,本課將儘可能面面俱到,讓同學們品嚐學理建置與棄置的歷程。有了本課的研修基礎,期望對同學修習其它專論課程時,能起融通開創的效果。

課程要求(Requirements):

1. 每週平均約70頁的英文資料,每位同學務請讀畢閱讀文獻。
2. 從第四週(10月13日)起,每週由一至二位同學口頭報告該週閱讀文獻,報告時應有摘要,也有評論,報告的同學當日並主持討論。每一同學應有兩次報告的機會。
3. 從第二週(9月29日)起,每週每位同學必須事先準備好閱讀中產生的兩個問題,寫下來,並印發給教師和同學。
4. 11月10日(第八週)教師將發paper # 1題意數則,請同學們擇一撰寫約5,000字報告(社會科學標準格式)。12月5日(週二)下午6:00之前交至教師研究室。
5. 2006年元月12日(四)下午6:00之前交paper #2,題意自訂,惟須先與教師面談討論。

評分方法(Grading):口頭報告一 10%
口頭報告二 10%
兩個問題 10%
paper #1 30%
paper #2 30%
上課參與 10%
100%









第一週 2005年9月22日

課程介紹(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第二週 9月29日 理論是什麼?�人類學理論所指為何?之一(What is theory ? What do you mean by “anthropological theory”
—Part Ⅰ)

Barrett, Stanley R.
1988[1984] The Rebirth of Anthropological Theory. (pp:8-72),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第三週 10月6日

教師應邀至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參加「全球化下的東亞:衝突與調和」國際會議,不上課
(Professor Hsieh goes to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to attend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st Asia in Globalization: Conflict and Compromises”, no class)


第四週 1 

課程目標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