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戲劇治療 Dramatherapy |
開課學期 |
110-2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戲劇學系 |
授課教師 |
柳冠竹 |
課號 |
Thea5102 |
課程識別碼 |
129 U501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8,9(15:30~17:20) |
上課地點 |
總一館118 |
備註 |
初選不開放。需經甄選(見大綱)。非戲劇系之教育學程學生需先修以下任1門:教育心理學/普通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25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戲劇治療是結合戲劇與心理治療的專業,本課程將透過體驗活動讓修課學生經驗戲劇治療的不同元素,教學內容包含發展心理學、戲劇與劇場元素運用、以及社會適應三大面向,希望增進修課學生對人類心理健康的理解,並認識戲劇運用在心理工作的可能性。 |
課程目標 |
1. 體驗戲劇治療的核心歷程與元素
2. 認識心理因素與社會結構,與個人/群體心理健康的關係。
|
課程要求 |
本課程嚴格要求出席,缺席次數不得多於三次,超過三次者以不及格論。遲到與缺席一次扣五分,遲到10分鐘視為缺席。
修課甄選方式:
請將修課動機與相關經驗於2月9日18:00前Email至教師信箱:bambooliu77@gmail.com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1) 河合隼雄:《轉大人的辛苦:陪伴孩子走過成長的試煉》,林詠純譯,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6年。
(2) Jennings, Sue. Healthy attachments and neuro-dramatic-play.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2011.
(3) Sherborne, Veronica. Developmental movement for children: Mainstream, special needs and pre-schoo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 Johnson, David Read, and Renee Emunah, eds. Current approaches in drama therapy.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2009. |
指定閱讀 |
(1) Jones, Phil. Drama as therapy volume 1: Theory, practice and research. Routledge, 2007.
(2) Emunah, Renee:《從換幕到真實:戲劇治療的歷程、技巧與演出》,陳凌軒譯,臺北:張老師,2006年。
(3) 河合隼雄:《孩子與惡:看見孩子使壞背後的訊息》,暉鈞譯,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16年。
(4) 蔡友月:《遷移, 挫折與現代性: 蘭嶼達悟人精神失序受苦的社會根源》,台灣社會學,第13期(2007),頁1-69。
(5) 藍佩嘉:《大家來談拚教養》EP 3 and 4,鏡好聽,2021年 。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73/1471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73/1489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出缺席 |
0% |
超過三次缺席者以不及格論。遲到與缺席扣總成績五分,請同學自行評估自己的修課狀況再行選課。 |
2. |
十次課堂體驗心得 |
20% |
WEEK2-6, 9-13,每次上課後的週六12:00前繳交該次體驗心得 |
3. |
文本心得1 |
10% |
《大家來談拼教養》文本與課堂體驗心得,字數不拘,繳交期限4/10 |
4. |
文本心得2 |
10% |
閱讀《孩子與惡》文本,撰寫1200字以上心得,內容摘要字數不算,須提出至少兩個問題,於第5/16 中午12:00前繳交電子檔。 |
5. |
文本心得3 |
10% |
閱讀《遷移, 挫折與現代性: 蘭嶼達悟人精神失序受苦的社會根源》》文本,繳交心得創作,形式不拘,於第5/24課堂繳交。 |
6. |
個人歷程反思期末報告 |
15% |
於第16週上課繳交學習帶給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字數1200字以上 |
7. |
期末分組報告 |
15% |
分組參訪機構後,於課堂呈現參訪心得與學習,需準備問題帶領同學討論,請於5/30中午12:00前上傳PPT。 |
8. |
個人面談 |
0% |
需參與 |
9. |
上課參與 |
2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15 |
1. 課程介紹
2. 戲劇治療的歷史與發展 |
第2週 |
2/22 |
人類發展與戲劇治療Ⅰ:依附理論與過渡性客體 |
第3週 |
3/01 |
人類發展與戲劇治療Ⅱ:不同戲劇治療模式與發展階段 |
第4週 |
3/08 |
身體工作與戲劇治療Ⅰ:感官遊戲 |
第5週 |
3/15 |
身體工作與戲劇治療Ⅱ:夏邦(Veronica Sherborne)發展動作(developmental movement)與身體遊戲 |
第6週 |
3/22 |
戲劇投射(dramatic projection)與戲劇治療 |
第7週 |
3/29 |
《拼教養》文本討論與戲劇治療體驗 |
第8週 |
4/05 |
國定假日放假 |
第9週 |
4/12 |
象徵、隱喻與戲劇治療 |
第10週 |
4/19 |
故事與戲劇治療 |
第11週 |
4/26 |
角色與戲劇治療:角色理論 |
第12週 |
5/03 |
發展性轉化法developmental transformation |
第13週 |
5/10 |
生命故事演出與戲劇治療:自傳劇 |
第14週 |
5/17 |
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孩子與惡》文本討論 |
第15週 |
5/24 |
心理疾病、行為問題與社會結構:《遷移, 挫折與現代性: 蘭嶼達悟人精神失序受苦的社會根源》文本討論 |
第16週 |
5/31 |
心理健康相關機構參訪分組報告 |
第17週 |
6/07 |
個人面談。當週不上課,另外安排時段 |
第18週 |
6/14 |
個人面談。當週不上課,另外安排時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