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日本美術史 HISTORY OF JAPANESE ART |
開課學期 |
98-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盧慧紋 |
課號 |
ARHY1012 |
課程識別碼 |
141 1120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5,6,7(12:20~15:10) |
上課地點 |
文20 |
備註 |
兼通識。。A1*:文學與藝術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45人 外系人數限制:2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82Jap_art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介紹日本藝術自起源至近現代的發展,內容包括陶瓷、雕塑、書法、繪畫等各藝術類別,目的在使學生對日本藝術的豐富表現,和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有基本的了解。除了依時代演進分析各流派的風格發展,我們將特別關注歷史與文化要素在此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關鍵議題包括:日本與中國的交流與相互影響、宗教與藝術發展的關係、文學與藝術表現的互動、西方視覺傳統對近現代日本繪畫的影響等。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介紹日本藝術自起源至近現代的發展,內容包括陶瓷、雕塑、書法、繪畫等各藝術類別,目的在使學生對日本藝術的豐富表現,和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義有基本的了解。除了依時代演進分析各流派的風格發展,我們將特別關注歷史與文化要素在此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關鍵議題包括:日本與中國的交流與相互影響、宗教與藝術發展的關係、文學與藝術表現的互動、西方視覺傳統對近現代日本繪畫的影響等。 |
課程要求 |
1. 考試 25% x 2=50%
期中考 4/13
期末考 6/15
2. 報告 25%
「文本與圖繪」:請在12世紀的源式物語繪卷中擇一景,對照小說內容,討論文本與圖繪的關係(長度以3-4頁為原則;雙倍行距;12號字體。)(屆時會發給詳細說明與指示)
5/4上課時交,遲交不收!
3. 故宮參觀作業 15%
5/18 參觀故宮,5/25上課時繳交參觀作業
4. 課堂參與(包括出席率、課堂參與) 10%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節選)
《日本美術全集》,vols. 1-25(東京:學習研究社,1977-1980)
李欽賢,《日本美術史話》(台北:雄獅,1993)
徐小虎著,許燕貞譯,《日本美術史》(台北:南天,1996)
戚印平著,圖式與趣味:日本繪畫史(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Penelope Mason, History of Japanese Art (New York: Harry Abrams, 1993)
紫式部著,豐子愷譯,《源氏物語》(台北市:光復,1998)
戶田禎佑著,林秀薇譯,《日本美術之觀察:與中國之比較》(台南市:林秀薇,2000)
劉曉路,《日本美術史綱》(上海:上海古籍,2003)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3 |
課程介紹 |
第2週 |
3/02 |
繩文時代 (10,500-300 B.C.E.) 彌生時代 (300 BCE-300 CE)
古墳時代 (300-710 CE)
|
第3週 |
3/09 |
飛鳥時代 (ca. 590-ca. 650 CE)與白鳳時代 (ca 650-710 CE)
|
第4週 |
3/16 |
奈良時代 (710-794CE):與唐文化的交流 |
第6週 |
3/30 |
平安時代(794-1185)與鎌倉時代 (1185-1333)佛教藝術 |
第7週 |
4/06 |
溫書假 |
第8週 |
4/13 |
期中考 |
第9週 |
4/20 |
平安時代與鎌倉時代繪卷,I |
第10週 |
4/27 |
平安時代與鎌倉時代繪卷,II |
第11週 |
5/04 |
南北朝 (1336-1392) 室町時代 (1392-1573)
|
第12週 |
5/11 |
室町時代的水墨畫 |
第13週 |
5/18 |
故宮參觀 |
第14週 |
5/25 |
桃山時代 (1573-1615) |
第15週 |
6/01 |
江戶時代 (1615-1868),I |
第16週 |
6/08 |
江戶時代,II |
第17週 |
6/15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