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 Information
Course title
Language and Society in Taiwan 
Semester
110-2 
Designated for
VARIOUS PROGRAM  PROGRAM IN TAIWAN STUDIES  
Instructor
WEN-YU CHIANG 
Curriculum Number
LING5410 
Curriculum Identity Number
142 U0840 
Class
 
Credits
3.0 
Full/Half
Yr.
Half 
Required/
Elective
Elective 
Time
Thursday 7,8,9(14:20~17:20) 
Remarks
The upper limit of the number of students: 200. 
Ceiba Web Server
http://ceiba.ntu.edu.tw/1102LING5410_ 
Course introduction video
 
Table of Core Capabilities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Table of Core Capabilities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Course Syllabus
Please resp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others and do not copy any of the course information without permission
Course Description

台灣由於歷史因素,形成語言豐富的多語社會。這個多語社會是漫長的歷史所累積下的寶貴資產。而台灣的語言現象也是台灣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透過異文化交會,產生的種種波瀾壯闊之面貌,裡面有衝突也有創造。從南島語族人與荷蘭人、南島語族人與漢人、南島語族人和漢人和與日本人、台灣本島人與1949年的中國移民之間的種種交會,這些歷史的軌跡創造出台灣島上豐富的語言接觸與社會現象。

因為語言資產對於台灣社會非常重要,台大需要一門通識課程來讓同學透過語言現象認識台灣這塊土地,橫跨語言、社會與歷史層面。從橫切面看,語言是社會與人互動下的產物,從縱切面來看,語言涉及歷史因素造成的轉變與變遷。因此本課程在課程類別上同時具有A2「歷史思維」與A5之「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兩項分類。在「歷史思維」方面,本課程涵蓋的時間點從荷治時期的語言現象到當今,探討其間發生的與語言相關的現象與歷史事件,和歷史事件中語言扮演的角色,也包括台灣在不同時期的語言政策等。

在「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方面,本課程會探討多語社會擁有的各種現象,包括「多元語言分布」、「雙言社會」的形成、多語者說話時的「符碼轉換」與所使用的「遷就」策略、語言與族群意識的關連,兒童如何學習語言、語言態度、弱勢語言的凋零與復振、弱勢語言的文字化等議題。這些都是多語社會的公民所需具備的知識與思考,對於多語社會的價值與和諧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為讓同學了解多元語言社會的重要性,本課程也會在最開始的數週介紹語言是思想與文化的載體這個概念。也會介紹不同語言的不同聲音表現的語言學概念介紹,然後再進到多元語言社會會有的語言現象。

本課程會安插不少「娛樂時間」,透過對於多媒體的欣賞來與課程的內容對話,讓同學對於語言與社會的互動現象非常敏感。 

Course Objective
本課程的目標為讓修課同學對台灣語言與歷史發展、台灣語言與社會現象有充分的了解,進而對台灣語言產生連結與熱情。課程的設計希望讓同學能得到下列的啟發:

(1)讓同學了解為何語言是思想與文化的載體;
(2)讓同學了解多語社會所呈現的現象;
(3)讓同學透過多媒體的欣賞了解語言的各種現象;
(4)讓同學了解台灣各種語言的特色並珍惜台灣多語社會的存在;
(5)讓同學了解台灣各種語言形成的過程與歷史脈絡;
(6)重新檢視台灣多元語言的重要意義,創造台灣的多元價值,進而關注台灣的語言復振議題。 
Course Requirement
(1)上課參與(10%)————每堂課需要簽到,全勤還有Bonus, 三次未到本成績為零。(請珍惜台大的上課機會)如有特殊原因,可事先請假。
(2)全學期四次分組作業:(40%)
(3)帶回家寫的考試(兩週後交回)(25%)
(4)期末分組創造性產品發表(將本學期課程內容創造出各式創造性產品,如youtube影片、桌遊、電玩、架設網站、文學藝術創作、建設性研究報告等):(25%)
(註:此項成果以組為單位,由同學共同創作)

(5)上課注意事項:
#上課時間不能滑手機,可帶電腦來。下課的休息時間可滑手機
#學期末會有同組同學互評,作為成績參考,因此同組同學必須共同努力
#如果整學期多數時間都沒來上課(超過百分之60),即使有考期中考與交報告,學期成績仍以零分計算。
#分組報告會選擇5組同學的報告開放給同學參考內容 
Student Workload (expected study time outside of class per week)
 
Office Hours
 
Designated reading
見每週課程內容 
References
一.中文文獻
李壬癸(2010)。珍惜台灣南島語言。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李壬癸(2011)。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珍。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宋偉航(譯)(2001)。語言的死亡(原作者:David Crystal)。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原作出版年:
2000)
何萬順(2009)。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語言暨語言學,10(2),375-
419。
周世箴(譯)(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原作者: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新北市:聯經出版
社。(原作出版年:1980)
林弘宣(譯)(2009)。福爾摩沙及其住民: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原作者:Joseph Beal
Steere)。台北市:前衛出版社。(原作出版年:2002)
林媽利(2018)。圖解台灣血緣:從基因研究解答台灣族群起源。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洪惟仁(2010)。閩南語書寫法的理想與現實。臺灣語文研究,5(1),81-108。
洪惟仁(2013)。台灣的語種分布與分區。語言暨語言學,14(2),315-369。
洪惟仁(2016)。臺灣的社會地理語言學及其理論。臺灣語文研究,11(1),115-168。
洪惟仁(2019)。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翁佳音、黃驗(2017)。解碼臺灣史1550-1720。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陳淑娟(2009)。臺北市公共地區三十年來語言使用的變遷─比較分析1978及2008的語言調查。臺灣文學研究
集刊,6,171-205。
陳耀昌(2015)。島嶼DNA。新北市:印刻出版社。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市:文鶴出版社。
葉高華(2012年6月)。再探福建——廣東與福佬─客家的關係。「第九屆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發表
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葉高華(2018)。臺灣歷次語言普查回顧。臺灣語文研究,13(2),247-273。

二.英文文獻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ading
   
Progress
Week
Date
Topic
第1週
2/17  課程內容介紹,台灣語言現象介紹 
第2週
2/24  語言是思想與文化的載體——譬喻與思維(一)

1. 譬喻是人類思考的本質,承載人類的思考與文化意義
2. 譬喻的類型─結構隱喻(structural metaphors)、空間隱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實體隱喻(ontological metaphor)
3. 英文與華語、台語在時間譬喻上的差異──認知與文化產生的差異
4. 指定閱讀:《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第一至第七章,第十章
5. 課堂討論與生活娛樂應用:英文、台灣華語歌、與台語歌的譬喻應用與分析 (1)旅行的譬喻(2)天氣與情緒 (3)數字的譬喻 
第3週
3/03  語言是思想與文化的載體——譬喻與思維(二)

語言是思想與文化的載體─譬喻與思維(二)
1. 上週上課的延續,譬喻的類型─轉喻與其功能
2. 語言的「意象隱喻」(image-metaphors)
3. 語言之間在譬喻上的差異
4. 指定閱讀:(1)《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第八至第十章;
5. 課堂討論與生活娛樂應用:英文與台語歌的譬喻應用與分析─ 離鄉流浪歌的比較

作業(一):選擇一首你們喜愛的華語歌、一首台語歌或客語歌(或原住民語言歌),加起來共兩首。分析其中的歌詞所使用的各種課堂上到目前為止所教的各類概念譬喻,並寫出對於書寫本次作業的感想。 
第4週
3/10  語言相對論——不同的語言概念與結構是否影響思維?

1. 從語言相對論看語言如何命名色彩,及命名如何影響人類對色彩的感知
2. 看語言如何透過詞彙反映不同的認知概念?
3. 指定閱讀:《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第九章
〈譬喻與修辭〉(張榮興教授著)
4.參考閱讀:《小心!別踩到我北方的腳》第六章
5.課堂討論:台灣華語的幾種動物的相對應台語,並探討兩種語言所建構出的不同觀點:鯨魚、海豚、長頸鹿等
6.回家看電影《異星入境》,並提出(1)裡面與語言學概念相關的有哪些;(2)裡面談到語言相對論的部分是哪些;(3)分析整體看此部電影的感想 
第5週
3/17  有趣的型態學(或翻為「構詞學」);詞彙網絡

1.如何構詞:形式構詞學的構詞
2.學習如何使用Wordnet, ConceptNet, Hownet等與詞彙網絡相關的網站
3.台語的構詞
4.指定閱讀:〈型態學:細說構詞的故事〉2.7, 2.8小節
〈構詞學〉
5.討論《異星入境》 
第6週
3/24  台灣語言的豐富聲音

1. 語音是人類的寶藏:人類演化中的最重要突破
2. 介紹語言的子音與母音的發音原理與結構
3. 介紹國際音標
4. 介紹台語與台灣華語的語音差異
5. 指定閱讀:(1)〈語音學:語言的聲音〉(取自《語言學新引》的第四章) (2)國際音標網站: https://learnipa.group.shef.ac.uk/IPAChart/index.html
https://www.seeingspeech.ac.uk/ipa-charts/?chart=4&datatype=2&speaker=1
(3)指定觀賞影片:Introduction to Articulatory Phonetics (Consonant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foRdKuPF9I&ab_channel=UbcVISIBLESPEECH
Introduction to Articulatory Phonetics (Vowel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7jQ8FELbIo&ab_channel=UbcVISIBLESPEECH
6. 回家記得下載意傳科技的輸入法,作為下次上課之用 
第7週
3/31  台灣語言的語音與文字化——以台語為例

1. 解說台語的語音、聲調、與變調
2. 台語的語音與聲調如何轉換為羅馬拼音的拼音
3. 比較台羅與台灣白話字的差別
4. 台語語言文字化:漢字、漢羅並用、台語羅馬字
5. 實際練習:台語輸入法的練習
6. 指定閱讀:(1)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9%96%A9%E5%8D%97%E8%AA%9E%E7%BE%85%E9%A6%AC%E5%AD%97%E6%8B%BC%E9%9F%B3%E6%96%B9%E6%A1%88
(2)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教學網 https://tailo.moe.edu.tw/
參考網站:台灣白話字文獻館 http://pojbh.lib.ntnu.edu.tw/script/members.htm
(台語線頂字典──白話字台語文網站http://ip194097.ntcu.edu.tw/TG/jitian/tgjt.asp
台閩漢字──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9%96%A9%E6%BC%A2%E5%AD%9
7. 作業(二):下載意傳科技的台語輸入法,練習用該輸入法;(1)請上網將台語歌「珂拉琪 Collage/萬千花蕊慈母悲哀」(最近在網路上火紅的歌)的2:35分至2:58分的歌詞打成「台羅」;(2)並分析該網站所提供的漢字歌詞中,其所使用的漢字如果以台語書寫來思考是否有可商榷之處;(3)分享做這個作業的心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kUWlcjmOew&ab_channel=%E7%8F%82%E6%8B%89%E7%90%AACollage 
第8週
4/07  邀請演講——台語的AI應用與語言復振 
第9週
4/14  介紹「語言社會學」中關於多語社會的重要概念

1. 多語社會中的語言選擇(language choice)、語碼(符碼)轉換(code-switching)、雙言(diglossia)現象、情境(domains)分配、語族活力理論(ethnolinguistic vitality theory)、溝通調節理論(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語言轉移(language shift)
2. 主題應用:將以上這些概念運用於台灣社會,從巨觀與微觀面向探討台灣多語社會下的高低階語言形成以及相關的語言現象,例如語言轉移的現象。
3. 指定閱讀:(1)〈福爾摩沙交響樂:從語言社會學探索台灣多語社會形成、變遷與自我建構〉頁203至211,頁218至227;(2) 陳淑娟教授所著之〈台北市公共地區三十年來語言使用的變遷——比較分析1978及2008的語言調查〉。
4. 期中take-home exam發下 
第10週
4/21  語言轉移;國民黨時期的「國語運動」及其影響

1. 語言轉移——陳淑娟教授的論文
2. 介紹國民黨時期的「國語運動」及其影響
3.指定閱讀:〈國語運動與日語運動————比較的研究〉(取自黃宣範所著之《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第四章)
〈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

4.參考閱讀:〈台灣的語言衝突〉(取自黃宣範所著之《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第三章) 
第11週
4/28  國民黨時期的「國語運動」及其影響 (續上週)

1. 作業(三):看電影《大佛普拉斯》與《幸福路上》,並分析電影中的各種語言社會學現象。請以具體的例子說明,並以理論分析。
2. Take-home exam 繳交期限:4月28日中午12:00前 
第12週
5/05  邀請演講:姚嘉文律師 
第13週
5/12  日治時期的「國語(指日語)運動」之內容與影響
1. 介紹日治時期的「國語運動」內容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2. 指定閱讀:
(1)〈台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
(2)〈國語運動與日語運動——比較的研究〉(取自黃宣範所著之《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第四章) 頁88-101
3. 課堂討論:《大佛普拉斯》與《幸福路上》
4. 作業(四):看電影《賽德克巴萊》與《KANO》,並探討日語的「國語運動」對電影中人物的語言影響、語言與族群認同的議題。 
第14週
5/19  日治時期的「國語(指日語)運動」之內容與影響(續)
台灣歷次語言普查回顧與日本人對台灣人的族群分類

1. 介紹台灣歷次語言普查回顧
2. 介紹日本人如何將台灣原住民族的分類
3. 指定閱讀:
(1) 〈台灣歷次語言普查回顧〉
(2) 〈台灣原住民族的分類————研究史的回顧〉(取自馬淵東一著,楊南郡譯之《台灣原住民移動與分布》
5.參考閱讀:
〈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吳叡人著)(取自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之《想像的共同體》導讀)
(2)〈民族意識的起源〉(取自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之《想像的共同體》第三章)
(3)〈人口調查、地圖、博物館〉(取自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之《想像的共同體》第十章) 
第15週
5/26  主題:「2030雙語國家」政策的謬誤 
第16週
6/02  1。討論 《賽德克巴萊》與《KANO》
2.總論——台灣多語社會的形成、變遷與自我建構;找到台灣的自信 
第17週
06/09  期末創意成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