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古琴音樂欣賞與實習【一】 Gu Qin Music: Appreciation and Practice (Ⅰ) |
開課學期 |
108-1 |
授課對象 |
學程 亞洲藝術學程 |
授課教師 |
李孔元 |
課號 |
Music3007 |
課程識別碼 |
144 3050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樂學館106 |
備註 |
請於開學第一次上課時提交個人簡歷、學習古琴的動機、審查通過後以授權碼加選。亞洲藝術學程領域:音樂 總人數上限:16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81Music3007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古琴】,係開放本校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選修之通識課程,以古琴實際彈奏與相關學術概論為授課內容。
實施方式:琴學常識部分,由全體選修學生共同聽講;曲目操彈部分,依據學生個別能力與經驗,教授操彈曲目。 |
課程目標 |
A、通過【琴學】知識之講授與琴曲操彈教學,期使學生認識古琴音樂之美,建立其音樂審美基礎,擴充休閒娛樂項目,並充實相關文史知識。
B、經由琴譜所載歷代琴曲的教學,擴大學生在曲目與風格上的視野,並理解傳統知識分子之音樂趣味,以增進其人文素養。
C、協助有興趣研究傳統音樂學的學生,在歷代琴曲中取得具體的音樂資料,藉此認識音樂史上所述及的音樂理論與實況。
D、理解歷代琴人所堅持的【琴道】,並透過操琴中的意志鍛煉,協助學生逐步完善其襟度器識與人格涵養。 |
課程要求 |
待補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1.林西莉古琴的故事﹝瑞典林西莉著,許嵐、熊彪譯。臺北市貓頭鷹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9年4月﹞
2.古琴﹝章華英著。王文章主編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2005年3月﹞
3.絕世清音〔吳釗著。古吳軒出版社出版發行。2005年5月〕
4.古琴叢談﹝郭平著。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發行。2006年2月﹞
5.近世古琴逸話﹝嚴曉星著。中華書局出版發行。2010年1月﹞
6.古琴紀事圖錄﹝台北市立國樂團、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編輯。台北市立國樂團發行。2000年4月﹞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中考 |
30% |
|
2. |
期末考 |
40% |
|
3. |
期末報告 |
3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0 |
處理加簽 |
第2週 |
9/17 |
體驗手的放鬆 |
第3週 |
9/24 |
觸弦法 |
第4週 |
10/01 |
指法向背 |
第5週 |
10/08 |
大間勾、小間勾 |
第6週 |
10/15 |
仙翁、開指黃鶯吟 |
第7週 |
10/22 |
詩 |
第8週 |
10/29 |
期中考 |
第9週 |
11/05 |
伯牙弔子期 |
第10週 |
11/12 |
秋風辭 |
第11週 |
11/19 |
仙翁操 |
第12週 |
11/26 |
慨古吟 |
第13週 |
12/03 |
鳳求凰 |
第14週 |
12/10 |
極樂吟 |
第15週 |
12/17 |
陽關三疊 |
第16週 |
12/24 |
陽關三疊 |
第17週 |
12/31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