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台灣音樂史專題
Seminar on Taiwan Music History 
開課學期
107-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音樂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王櫻芬 
課號
Music7011 
課程識別碼
144 M026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樂學館105 
備註
總人數上限: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2Music7011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日治時期是臺灣音樂產生鉅變的時代,對戰後臺灣音樂留下深遠影響。本課程採用音樂社會史的角度,對日治時期台灣音樂生活進行探討。由於台灣音樂史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因此本課程將以目前已累積較多研究成果的議題作為主要討論對象,結合二手文獻和一手史料以及各種影音和網路資料,並希望能利用本所正在進行的臺灣日日新報音樂演藝資料庫,共同探討日治和戰後初期的臺灣音樂生活及其相關研究。
本課程分為三部分:一、西式文明與科技的引進,二、臺灣音樂生活
三、作曲家和表演家。每部分約佔四週。 

課程目標
讓學生認識日治時期台灣音樂生活的轉變和發展, 了解目前研究概況,掌握相關文獻和史料,並透過閱讀和討論以及實際操作而對音樂社會史的視角和方法有所體認。 
課程要求
1. 修課同學必須確實完成閱讀,按時繳交作業至本課程部落格,參與課堂討論,不可無故缺席。若必須缺席,請事先請假。上課請準時出席。
2. 本課程採分組報告方式,每週由一組負責報告。 報告的評分標準:1)是否能對該週主題的研究概況進行統整和歸納,2)是否對該主題及相關研究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問題,並以具體案例進行說明,3)是否能有效帶領討論。
3. 未報告的同學也須準備一個問題,在上課前一天下午五點之前上傳到課程部落格,並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評分標準:1)提出的問題是否能切中要點,2)是否能作出有效的討論。
4. 平時作業包括史料或影音資料的搜尋和聆賞等。請將作業繳交到部落格,期限為每週一下午五點。若有要分享的網站或影音資料,請提供名稱和聯結,若沒有聯結則帶到課堂播放,不需上傳到部落格。每週作業的評分標準:1)是否有確實進行閱讀,2)是否能提出見解和問題。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王櫻芬。2008a。《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台灣音樂調查(1943)》。台北:國立台
灣大學圖書館。

───。2008b。〈聽見台灣:試論古倫美亞唱片在台灣音樂史上的意義〉。《民俗曲藝》
160:169-96

王櫻芬、劉麟玉。2008。《戰時台灣的聲音:黑澤隆朝『高砂族音樂』復刻──暨漢人音
樂》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台灣省磺溪文化協會發行。2000。《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1940-1945台灣戲曲唱片原音重
現》。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林頌恩、蘇量義。2003。《海洋Hohaiyan》。台東:國立史前博物館。

林娜鈴、蘇量義。2003。《愛寫歌的陸爺爺》。 台東:國立史前博物館。

盧梅芬、 蘇量義。2003。《杜鵑山的迴旋曲》。 台東:國立史前博物館。

洪梅芳。2005。《鄭有忠與其樂團之研究-以1920至1960年代為主》。國立台灣大學音樂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慧文。2002。《日治時期女高音林氏好的音樂生活研究》。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莊于寬。2004。《1930年代台灣藝旦的音樂活動──以《三六九小報》為主要分析文
獻》。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赫若。2004。《呂赫若日記》。台南市 : 國家台灣文學館。

張麗俊。2000-2004。《水竹居主人日記》。台北市 : 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

林獻堂。2000。《灌園先生日記》。台北市 : 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籌備處。

周婉窈。2005。〈想像的民族風──試論江文也文字作品中的台灣與中國〉。《台大歷史
學報》35:127-80。

范揚坤。2006。「時代の声──日本統治期の刊行録音、その現代台湾北管音楽研究にお
ける啓発と課題」。發表於国際セミナ「日本コロムビア外地録音の文化史的意義」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Japan Columbia’s
Overseas Recording(1928-1945)),大阪,日本,2月19日。

孫大川。2007。《Baliwakes 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 陸森寶》。宜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孫芝君。1996。〈日治時期台灣師範學校音樂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
所碩士論文。

───。2002。《呂泉生:以歌築夢的人生》(台灣音樂館.資深音樂家叢書11)。台
北:時報文化。

徐亞湘。2006a。《日治時期台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台北:南天書
局。

───。2006b。《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台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 :國立傳統藝
術中心。

高雅俐。2008。〈音樂、權力與啟蒙:從《灌園先生日記》看1920∼1930年代霧峰地方士
紳的音樂生活〉,收錄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主編《日記與台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下冊):841-902,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許凱琳。2005。 《日治時期放送節目音樂內容之研究(1937~1941) ─以軍歌放送為中
心》。 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姿呈。2008。《 從日本時代台灣音樂會生活探看洋樂於近代台灣的發聲脈絡》。 國立
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倚如。2008。 《「一串歌喉工婉轉」︰日治時期台灣藝旦音樂研究》。國立台灣大學音
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隆志。2003。〈殖民現代性與台灣近代史研究──本土史學史與方法論芻議〉。收於若
林正丈、吳密查主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133-60。台北:播種
者。

───。2006。〈後殖民觀點與台灣史研究:關於台灣本土史學的方法論反思〉,收於柳
書琴、邱貴芬主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359-83。台南:國家
台灣文學館籌備處。

黃裕元。2007。。「日本統治期の台湾におけるレコード製作及びその内容」。發表於国
際セミナー「音盤に聴く近代東アジア」(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East Asian
History in Recordings, 1910s-1945)。大阪,日本,3月1日。

陳郁秀、孫芝君。2000。《張福興:近代台灣第一位音樂家》。台北:時報文化。

───────。2005。《呂泉生的音樂人生》。台北:遠流。

劉麟玉。1996。〈從戰前日本音樂雜誌考證江文也旅日時期之音樂活動〉。《中央音樂學
院學報》62:4-18。

───。2003。〈日本戰時體制下的江文也初探-以1937-45年間江文也音樂作品與時局關
係為中心〉。發表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江文也先生逝世二十週年紀
念學術研討會」,南港,台北,2003年10月24日。

───。2005。『植民地下の学校唱歌教育の成立と展開』。東京:雄山閣。

───。2006a。〈 關於日本人教師議論殖民地台灣公學校唱歌教材之諸問題(1895-1945)
-以「折衷」論及「鄉土化」論為焦點〉。《台灣音樂研究》3:45-60。

───。2006b。 〈伊澤修二、中島長吉與殖民地台灣的唱歌教育〉。 《台灣教育史研究
會通訊》44:14-21。

───。2008。 「ウオグ・ヤタウユガナ(矢田一生、高一生)の音楽の初歩的考察──
植民地台湾の音楽教育とツォウ族音楽の観点から──」 。發表於「高一生(矢多一生)
生誕100周年記念國際シンポジュウム」。日本天理大學,4月18-19日。

鄭恆隆、郭麗娟。2002。《台灣歌謠臉譜》。台北:玉山社。

郭麗娟。2005a。《寶島歌聲之壹》。台北:玉山社。

───。2005b。《寶島歌聲之貳》。台北:玉山社。

駒込武。2003。〈台灣的殖民地近代性〉。收於若林正丈、吳密查主編,《跨界的台灣史
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161-70。台北:播種者。

巴蘇亞 博伊哲努(浦忠成)。2006。 《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 : 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
傳記》。台北市:文建會。

連憲升。2007。 從《丟丟銅仔》到《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試談呂泉生早期的民歌編
曲、歌曲創作和他的鄉土關懷。《台灣音樂研究》5:47-75。

───。2008。〈從《呂赫若日記》管窺日治末期台北文化人的音樂生活〉。 收錄於中央
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主編《日記與台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903~9??,台
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葉龍彥。2001。《台灣唱片思想起:1895-1999》。蘆洲:博揚。

李坤城。2000。〈不插電聽唱片的時代──日治時期台灣唱片發展漫談〉。收於磺溪文化
學會編《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5-8。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Liao Ping-hui and David Der-wei Wang, eds. 2006.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1895-1945 : History, Culture, Mem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安得魯.瓊斯著,宋偉航譯。2004。《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台北:台灣商
務。

呂紹理。1998。《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

岩野裕一。1999。『王道樂土の交響樂 満洲-知られざるの音楽史』。東京:音樂之友
社。

徐亞湘。2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台北:南天書局。

山內文登。2006。「植民地朝鮮におけるレコード產業の構造」。 發表於國際???「日本
コロムビア外地錄音の文化史的意義」(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Japan Columbia’s
Overseas Recording(1928-1945)),大阪,日本,2006年2月18日。


───。2001。《台灣日日新報與台南新報戲曲資料選編》。北縣:宇宙。

───。2004。《日治時期台灣報刊戲曲資料檢索光碟》。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簡秀珍。2005。《環境、表演與審美:蘭陽地區清代到一九六0年代表演活動的發展》。北
縣:稻鄉。


Inoue, Miyako. 2003.“The Listening Subject of Japanese Modernity and His
Auditory Double: Citing, Sighting, and Siting the Modern Japanese Woman.”
Cultural Anthropology 18(2): 156-93.

Weidman, Amanda. 2003.“ Gender and Politics of Voice: Colonial Modernity and
Classical Music inSouth India.” Cultural Anthropology 18(2): 194-232.

Zarrow, Peter ed. 2006. Creating Chinese Modernity: Knowledge and Everyday
life, 1900-1940. New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Agnew, Vanessa. 2005. “The Colonialist Beginnings of Comparative Musicology.”
In Germany s ColonialPast, eds by Eric Ames, Marie Klatz, Lora Widenthal .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Ames, Eric. 2003.“The Sound of Evolution . Modernism/modernity 10(2): 297-
325.

Atkins, E.Taylor. 1967. Blue Nippon:Authenticating Jazz in Japa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Barlow, Tani E. ed. 1997. Formations of colonial modernity in East Asia.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Fumitaka, Yamauchi. 2006.“Recording and Silencing Korea: Colonialism,
Commercialism andCensorship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M 51st AnnualConference-Decolonizing Ethnomusicology,
Honolulu, U.S.A. , Nov.17.

Hosokawa, Sh?hei. 1998.”The Edisonian Era in Japan: the Early Years(1877-
1914),in Studies in Social–Musical Science, eds.by Joachim Braun and Rui
Sharrit.Ramat-Gan: Bar-Ilan University Press.

---------------------. 1998. “In Search of the Sound of Empire: Tanabe Hisao
and the Foundation of Japanese Ethnomsicology.” Japanese Studies 18(1): 5-
19.

Jones, Andrew F. 2001. Yellow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Robertson, Jennifer. 1998. Takarazuka: sexual politics and popular culture in
modern Japan.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obinson, Michael. 1999. “Broadcasting, Cultural Hegemony,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Korea, 1924-1945.” In Colonial Modernity in Korea, eds. by Gi-
Wok Shin and Michael Robinson, 52-69.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Tanaka,Stephen. 1993. Japan s Orient: Rendering Pasts into History.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細川周平。「西洋音楽の日本化•大衆化」1-61。ミュジクマガジン。

岩野裕一。2007。「關於滿州與日本哥倫比亞公司的一點考察」。發表於「音盤に聴く近
代東アジア」(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East Asian History in Recordings, 1910s-
1945)。大阪,日本,3月2日。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報告 
50% 
 
2. 
平時作業 
30% 
 
3. 
課堂表現 
2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2/19  課程簡介
 
第2週
02/26  導論、文獻回顧
Chao Hui-hsuan dissertation 2009 Chapter 1 and 2 
第3週
03/05  學校唱歌教育、新的節日

Chao Hui-hsuan dissertation 2009 chapter 3 and 4.
(chapter 3 replaced by its journal article version “Singing under the Rising Sun: Music Education in Early Colonial Taiwan, 1895-1905.” Taiwan yinyue yanjiu (Formosan Music Studies) 12:29-64. 
第4週
03/12  臺灣神社、孔廟
Chao Hui-hsuan dissertation 2009 Chapter 5 and 6  
第5週
03/19  殖民現代性
Chao Hui-hsuan dissertation 2009 chapter 7 and 8 
第6週
03/26  教會音樂,音樂會,西式樂團

郭乃惇。 1986。〈第三章:基督教音樂再傳台灣 (1859-1945)〉。收於 《台灣基督教史綱》。
林姿呈。2008。〈從日本時代台灣音樂會生活探看洋樂於近代台灣的發聲脈絡〉。 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第二、三章。
張逸婷。2011。〈政治與音樂—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附屬樂隊「臺北音樂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第二、四章。 
第7週
04/02  春假 
第8週
04/09  唱片與廣播

黃裕元。2014。《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第一至三章。
鍾愛。2017。〈日治時期臺灣廣播節目「子供の時間」初探〉。第五章。 
第9週
04/16  仕紳和淑女的音樂生活

高雅俐。2008。〈音樂、權力與啟蒙:從《灌園先生日記》看1920∼1930年代霧峰地方士紳的音樂生活〉,收錄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主編《日記與台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841-902,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徐亞湘。2007。〈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的戲曲史料意義〉。
楊湘玲。2011。〈臺灣古琴音樂的文人性傳承〉。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第四章。
 
第10週
04/23  漢人音樂和藝旦文化的持續與變遷

林倚如。2008。 〈「一串歌喉工婉轉」︰日治時期台灣藝旦音樂研究〉。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第三章。
范揚坤。2001。〈曲館文化與常民生活──以日治時期(大正昭和年間)彰化街(市)北管子弟活動為例〉。《彰化文獻》2:217-49。
李毓芳。2015。〈《臺灣日日新報》所見之明治時期(1895〜1912)漢人音樂戲曲活動〉。《臺灣音樂研究》21:71-96。  
第11週
04/30  漢人作曲家和音樂家

Wang Ying-fen 2012: “Zhang Fuxing’s Musical Negotiations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n Colonial Taiwan.” The World of Music (New Series) Special Issue on Colonial Modernity and East Asian Musics Vol. 1-2012: 15-46.
陳靖玟。2009。《台灣女性音樂家陳信貞 1930 至 70 年代的教學生涯》。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第12週
05/07  臺灣音樂調查

王櫻芬主編。2017。《百年踅音:田邊尚雄臺廈音樂踏查記》。臺北:臺大出版中心。導讀、第一章。
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臺北:臺大圖書館。第二、三章。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HoEp8v0LuFYC&printsec=frontcover&source=gbs_ge_summary_r&cad=0#v=onepage&q&f=false 
第13週
05/14  戰時漢人音樂、日治時期原住民音樂變遷

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臺北:臺大圖書館。第四、五章。
張耀宗。2013。〈日治時期的蕃童教育所學藝會的創辦與發展〉。《教育學誌》29:105-130。 
第14週
05/21  原住民作曲家陸森寶、高一生

孫大川。2007。《Baliwakes 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 陸森寶》。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第15週
05/28  在臺日人的音樂生活

廖晴園。2013。〈日治時期臺灣尺八音樂活動初探-以尺八的普及(1933-1937)與臺人尺八家林阿發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第16週
06/04  口頭報告 
第17週
06/11  口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