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21 |
緒論:盍各言爾志
一、觀念與定義
(印資料、購書) |
第2週 |
9/28 |
二、探索聲音的歷史、傾聽歷史的聲音
※《鏡中他者》
課後閱讀:《呂氏春秋》〈音初〉、〈古樂〉、《左傳》、《周禮》、《先秦之聲》 |
第3週 |
10/05 |
陪同校長出訪英、法 |
第4週 |
10/12 |
三、樂自何處來?──《呂氏春秋》及先秦音樂資料
※《先秦之聲》
課後閱讀:《史記》、《漢書》、〈樂志〉、〈律曆志〉
重點:樂志律志的撰作體例、漢樂府、律法
|
第5週 |
10/19 |
陪同副校長出訪南京、上海 |
第6週 |
10/26 |
赴哈佛大學開會 |
第7週 |
11/02 |
四、采詩夜誦論音律──《史記》、《漢書》〈樂志〉、〈律曆志〉
課後閱讀:《史記》、《漢書》、《後漢書》〈樂志〉、〈律曆志〉、《十八律》
重點:律法
|
第8週 |
11/09 |
四、采詩夜誦論音律──《史記》、《漢書》〈樂志〉、〈律曆志〉
※十八律
課後閱讀:《魏書》、《宋書》、《晉書》〈樂志〉、〈律曆志〉、《雅胡俗樂交化》、《北朝之琴》
重點:雅俗胡交化、南北差異
|
第9週 |
11/16 |
赴德州開會 |
第10週 |
11/23 |
五、胡漢爭鋒、雅俗交融──《魏書》、《宋書》、《晉書》〈樂志〉
※《雅胡俗樂交化》、《北朝之琴》
課後嬝炕G《魏書》、《宋書》、《晉書》〈樂志〉、〈律曆志〉、《中古長安》、《樂部》
重點:雅俗胡交化、南北差異
|
第11週 |
11/30 |
五、胡漢爭鋒、雅俗交融──《魏書》、《宋書》、《晉書》〈樂志〉
※《中古長安》、《樂部》
六、大放異采的樂部──《隋書》、《舊唐書》、《新唐書》〈樂志〉
課後閱讀:《隋書》、《舊唐書》、《新唐書》〈樂志〉、《破陣樂》、《楊柳枝》、《驃國樂》
重點:多部伎
|
第12週 |
12/07 |
2007音樂學論壇
赴泰國開會
|
第13週 |
12/14 |
六、大放異采的樂部──《隋書》、《舊唐書》、《新唐書》〈樂志〉
※《破陣樂》、《楊柳枝》、《驃國樂》
課後閱讀: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一二三版)、劉靖之《中國新音樂史論》、比較汪毓和三版差異、比較汪劉差異、《世變》、《婦女、音樂、家國》 |
第14週 |
12/21 |
七、西潮奔涌──學堂樂歌、藝術歌曲、抗日救亡歌詠
※《世變》、《婦女、音樂、家國》
課後閱讀:比較汪毓和三版差異、比較汪劉差異、《音樂臺北》
|
第15週 |
12/28 |
七、西潮奔涌──學堂樂歌、藝術歌曲、抗日救亡歌詠
八、摩登上海、歌舞悲歡
課後閱讀:《留聲中國》、《上海──樂人之都》
準備期末報告:中國vs.臺灣
|
第16週 |
1/04 |
八、摩登上海、歌舞悲歡
※《音樂臺北》
準備期末報告:中國vs.臺灣
|
第17週 |
1/11 |
期末報告 |
第18週 |
1/18 |
期末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