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性別、歷史與臺灣小說 History and 'Her Stories' in Taiwanese Literature |
開課學期 |
104-2 |
授課對象 |
學程 臺灣研究學程 |
授課教師 |
張俐璇 |
課號 |
TwLit1032 |
課程識別碼 |
145 1028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博雅307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4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42TwLit1032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當代流行偶像劇擅長「雙生雙旦」的情節敘事,在表演藝術裡,也不乏「一生二旦」或「二生一旦」的演繹;放諸臺灣小說,也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最佳男女主角」。本課程聚焦臺灣小說中的性別敘事與歷史書寫,討論跨幅從日治到一九九〇年代,闡明在各歷史階段中,小說角色性別設定背後,所承載的想像與辯證。 |
課程目標 |
(一)從性別視角、歷史脈絡,習得閱讀臺灣小說之思考框架
(二)理解社會現象於文學創作的轉化方式
(三)重省「經典」背後的歷史脈絡
|
課程要求 |
待補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待補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課堂分組討論 |
40% |
出席率、分組討論 |
2. |
期中個人作業 |
30% |
教師出題、線上繳交 |
3. |
期末個人報告 |
30% |
創作、評論皆可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02/23 |
課程導論 |
第2週 |
03/01 |
單元一 日治時期臺灣小說 |
第3週 |
03/08 |
發現愛情與人生困境 |
第4週 |
3/15 |
殖民地的維特少年(一) |
第5週 |
03/22 |
殖民地的維特少年(二) |
第6週 |
3/29 |
為愛出走與文化抗爭 |
第7週 |
4/05 |
春假 |
第8週 |
4/12 |
價值重估 |
第9週 |
4/19 |
期中考週 |
第10週 |
4/26 |
單元二:戰後臺灣小說 |
第11週 |
5/03 |
昭和遺民 |
第12週 |
5/10 |
1950、1960年代的兩種「姐妹」情誼 |
第13週 |
5/17 |
民國女子 |
第14週 |
5/24 |
戒嚴年代的性別越界 |
第15週 |
05/31 |
1980年代臺灣女性小說 |
第16週 |
6/07 |
左翼的女性塑形 |
第17週 |
6/14 |
1990年代的性別越界 |
第18週 |
06/21 |
期末個人報告繳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