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臺灣文學與宗教選讀
Selected Readings of Taiwan Religious Literature 
開課學期
109-1 
授課對象
學程  臺灣研究學程  
授課教師
楊雅儒 
課號
TwLit1036 
課程識別碼
145 1046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綜203 
備註
總人數上限:4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91TwLit1036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文學與宗教命題的結合既是臺灣文學創作的重要次文類,更是一種跨學門研究,因而本課程帶領學生閱讀現當代文學作品,觀察分析其運用宗教資源的動機、策略、藝術手法。 

課程目標
本課程期能讓學生從文本閱讀具體體會臺灣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此外,藉由分析文學美感的手法與討論宗教命題,亦可回應生命與天地物我之間的人文關懷。除了閱讀名篇,也讓學生走出教室,實地走訪田調臺灣各地寺廟或教堂,執行一份具有文獻整理與採訪整理的報告。 
課程要求
配合課程作業、分組討論、田野調查報告及相關閱讀。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歡迎來信約時間 
指定閱讀
本課程選錄講義與每週必讀文本 
參考書目

林美容,《臺灣民俗的人類學視野》(臺北:翰蘆,2014)。
王怡,《天堂沉默半小時─電影中的信仰尋思》(臺北:宇宙光,2010)。
王溢嘉,《不安的魂魄》(臺北:野鵝出版,1993)
董芳苑,《臺灣宗教大觀》(臺北:前衛,2008)。
周芬伶,《聖與魔》(臺北:印刻,2007)。
柯慶明,《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臺北:麥田,2006)。
康來新、林淑媛編,《臺灣宗教文選》(臺北:二魚,2005)。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4)。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 2001)。
楊雅儒,《人之初‧國之史──21世紀臺灣小說的宗教修辭與終極關懷》(臺北:翰蘆,2016)。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考 
30% 
 
2. 
期末報告 
30% 
書面+口頭報告 
3. 
出席 
10% 
 
4. 
評述:電影觀後省思 
20% 
 
5. 
討論 
1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5  分組與課程進度介紹
導論:「文學」與「宗教」的三種關係;臺灣宗教文學書寫概述
 
第2週
9/22  文學與神話:《聖經‧創世記》 
第3週
9/29  文學與神話:盤古女媧故事‧臺灣原住民神話傳說 
第4週
10/06  創生與受造:張曉風〈潘渡娜〉 
第5週
10/13  [講座]佛法如何增長我們的生活EQ:陳和慧女士 
第6週
10/20  創生與受造:奚淞〈封神榜裡的哪吒〉 
第7週
10/27  電影觀賞 
第8週
11/03  罪惡‧懺悔:東方白〈臨死的基督徒〉;繳交觀影心得 
第9週
11/10  期中考 
第10週
11/17  儀式與信疑:王文興〈海濱聖母節〉 
第11週
11/24  信疑與療癒:蔡崇達〈我的神明朋友〉 
第12週
12/01  [講座]醫學倫理與宗教關懷:余法昌醫師(臺北馬偕醫院) 
第13週
12/08  喪葬與倫理:呂赫若〈風水〉 
第14週
12/15  喪葬與倫理:舞鶴〈拾骨〉 
第15週
12/22  死亡與重生:蔣勳〈薩埵那太子與虎〉 
第16週
12/29  分組田野調查期末報告(以參訪寺廟或教堂、神社為題,結合採訪、整理文獻做成口頭與書面報告) 
第17週
1/05  分組田野調查期末報告(以參訪寺廟或教堂、神社為題,結合採訪、整理文獻做成口頭與書面報告) 
第18週
1/12  分組田野調查期末報告(以參訪寺廟或教堂、神社為題,結合採訪、整理文獻做成口頭與書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