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記憶性史料與臺灣文學史專題
Memorial Materials and Taiwan Literature Study 
開課學期
107-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臺灣文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黃美娥 
課號
TwLit7119 
課程識別碼
145 M113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國青324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近年來臺灣出版為數不少的日記、回憶錄與自傳,其中頗多與臺灣文學史密切相關,值得詳加審視,故本課程擬由臺灣文學史的視角,去探索這批具記憶性色彩的史料,考察相互之間的串連或對話?能否形成新的詮釋、敘事,進而促使作家形象、作品經典或文類典律出現更新?以及其與臺灣文學史之間的共構或重構關係。再者,也將以記憶性史料為分析對象,認知各階段相關史料的生產、消費與文學/文化意涵,以及從文學史、精神史去剖析個人/集體記憶、私下/公開記憶、主/客觀記憶對臺灣文學史書寫的意義和挑戰。 

課程目標
1.引領學生學習分析記憶性史料有關記憶、書寫、敘事的展現及其意義
2.從文學史和精神史視角解讀晚近出版的記憶性史料
3.透過記憶性史料,引領學生重新思考臺灣文學史的新表述方式和研究空間
 
課程要求
學生需於課前閱讀各類指定文本,並於課中參與討論、口頭報告,課後撰寫相關學術論文。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請先來信預約時間 
指定閱讀
1.根據每週授課單元內容設計,閱讀史料與研究論著。
2.書單如參考書目,或另增最新研究成果。 
參考書目
一、文學史研究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2007)。
王德威,《華夷風起 : 華語語系文學三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2015)。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陳建忠等《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陳芳明主編《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臺北:文建會,2007)。
楊儒賓,《1949禮讚》(臺北:聯經,2015)。
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聯經,2017)。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1994)。
杜國清,《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2015)。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2004)。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黃美娥,〈戰後臺灣文學典範的建構與挑戰:從魯迅到于右任-兼論新/舊文學地位的消長〉,《臺灣史研究》22卷4期 (2015/12) ,頁123-166。

二、記憶性史料理論與文本
1. 理論專書
Eric Voegelin, Anamnesis: On the Theory of History and Politics. Univ of Missouri Pr, 2002.
Erll, Astrid, Memory in Cultur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Halbwachs, M. The Collective Memory. New York: Happer & Row, 1980.
Shoshana Felman,Testimony: Crises of Witnessing in Literature,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92.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7年。
王元,《傳記學》(臺北:牧童出版社,1977)。
米歇爾.寇斯利;朱儀羚等譯:《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市: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
巴林頓,《回憶錄寫作》(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傑肯斯.肯斯;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1996)。
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2)。
趙白生,《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鄭尊仁,《臺灣當代傳記文學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
丁興祥.張慈宜.頼誠斌等譯,《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臺北:遠流,2002)。
劉紹唐編,《什麼是傳記文學》(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
余傳玲譯;馮亞琳、阿斯特莉特‧埃爾主編,《文化記憶理論讀本》(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記憶性史料
(1)清代
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郁永河,《裨海紀遊》(《採硫日記》)(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2009)。
唐景崧,《請纓日記》(不詳:文海,1967)。
蔣師轍,《臺遊日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2)日治時期
田健治郎,《田健治郎日記(1919-1923)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11)。
伊能嘉矩,《臺灣踏查日記》(臺北:遠流,1996)。
吳新榮,《吳新榮日記(1933-1967)》(臺南:臺灣文學館,2007)。
呂赫若,《呂赫若日記(1942-1944) 》(臺南:臺灣文學館,2004)。
林爾嘉,《林爾嘉日記》(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1927-1955)》(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4)。
籾山衣洲,《籾山衣洲在臺日記(1898-1904)》(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6)。
張深切,《北京日記.書信.雜錄》(臺北:文經,1998)。
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1906-1937)》(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0)。
黃旺成,《黃旺成先生日記(1912-1923) 》(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
楊水心,《楊水心女士日記(1928-1942)》(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4)。
楊基振,《楊基振日記(1944-1950) 》(新北:國史館,2007)。
葉榮鐘,《葉榮鐘日記》(臺北:晨星發行,2002)。
鄭家珍;詹雅能編校,《客中日誌》(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16)。
簡吉,《簡吉獄中日記(1929-1930)》(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5)。
(3)戰後迄今
于右任,《我的青年時期:牧羊兒的自述》(臺北:中正,1953)。
王鼎鈞,《2011:王鼎鈞》(臺北:爾雅,2012)
王鼎鈞,《文學江湖》(臺北:爾雅,2009)。
王鼎鈞,《怒目少年》(臺北:爾雅,2005)。
王鼎鈞,《昨天的雲》(臺北:爾雅,2005)。
王鼎鈞,《關山奪路》(臺北:爾雅,2005)。
史明,《史明回憶錄》: 追求理想不回頭(臺北:前衛出版社,2016)。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1995)。
吳新榮,《吳新榮回憶錄:清白交代的臺灣人家族史》(臺北:前衛,1989)。
吳濁流,《無花果》(臺北:前衛,1988)。
吳濁流,《臺灣連翹》(臺北:前衛,1988)。
巫永福,《我的風霜歲月-巫永福回憶錄》(臺北:望春風,2003)。
周夢江,《臺灣舊事》(臺北:時報,1995)。
季季,《行走的樹》(臺北:印刻,2006)。
東方白《真與美》(臺北:前衛,1995),
林文月,《八十自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
林海音,《我的京味兒回憶錄》(臺北:城邦文化發行,2000)。
邱妙津,《邱妙津日記》(臺北:INK印刻出版,2007)。
姚朋,《憶春臺舊友》(臺北:九歌,2011)。
胡適,《四十自述:胡適自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胡適;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編》(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席慕蓉,《2006:席慕蓉》(臺北:爾雅,2007)
徐復觀,《無慚尺布裏頭歸 : 徐復觀最後日記》(臺北:允晨,1987)。
張良澤,《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臺北:前衛,1988)
張深切,《里程碑》(臺北:文經社,1988)。
張福英,《娘惹回憶錄(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7)。
梁實秋,《梁實秋文學回憶錄(湖南:岳麓書社,1989)。
許壽裳,《許壽裳日記 : 1940-194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發行,2010)。
陳火泉,《悠悠人生路》(臺北:九歌,1980) 。
陳若曦,《堅持.無悔 : 七十自述》(臺北:新地文化藝術,2016)。
陳誠,《陳誠回憶錄 : 建設臺灣》東方出版社, 第1版 2011
陶晉生編,《陶希聖日記》(臺北:聯經,2014)。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臺北:桂冠發行經銷,1995)。
楊千鶴《人生的三稜鏡》(臺北:前衛,1995)。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上、下)(臺北:三民,1967)。
葉石濤,《文學回憶錄》(臺北:遠景,1983)。
葉石濤,《從府城到舊城:葉石濤回憶錄》(臺南:翰音文化出版日,1999)。
路逾,《紀弦回憶錄》(臺北:聯合文學出版,2001)。
齊邦媛,《巨流河》(臺北:天下,2009)。
劉捷,《我的懺悔錄》(臺北:九歌,1998)。
潘壘,《不枉此生:潘壘回憶錄》(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14)。
蔣中正,《蔣中正日記》。(中國:抗戰歷史文獻研究會,2015)
蔣經國,《蔣經國日記》(1925-1949)(北京:中國文史,2010)。
謝冰瑩,《冰瑩日記》(北京:北京瀚文典藏文化公司複印,2013)。
鍾理和,《鍾理和日記書簡》(高雄:春暉,2009)。
鍾肇政《鍾肇政回憶錄》(臺北:前衛,1998)。
隱地《漲潮日》(臺北:爾雅,2000)。
聶華苓,《三輩子》(臺北:聯經,2011)。
瓊瑤,《我的故事》(臺北:長江文藝,2008)。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1. 學生出缺席、上課參與度 
30% 
 
2. 
2. 上課口頭報告 
30% 
 
3. 
3. 期末書面報告 
4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2  課程介紹:記憶如何成為史料與文學? 
第2週
3/01  記憶性史料與相關理論、研究概述  
第3週
3/08  臺灣文學史的史觀、書寫與研究概況 
第4週
3/15  記憶性史料與文學思潮 
第5週
3/22  記憶性史料與市場消費文化 
第6週
3/29  臺灣文學史視域下的日記 
第7週
4/05  臺灣文學史視域下的回憶錄 
第8週
4/12  臺灣文學史視域下的自傳 
第9週
4/19  臺灣文學階段論與記憶性史料:清領以前 
第10週
4/26  臺灣文學階段論與記憶性史料:日治時期(1) 
第11週
5/03  臺灣文學階段論與記憶性史料:日治時期(2) 
第12週
5/10  臺灣文學階段論與記憶性史料:戰後迄今(1) 
第13週
5/17  臺灣文學階段論與記憶性史料:戰後迄今(2) 
第14週
5/24  作家的形象:記憶性史料與「作家」新論 
第15週
5/31  經典的重塑:記憶性史料與「作品」新論 
第16週
6/07  典律的再探:記憶性史料與「文類」新論 
第17週
6/14  臺灣文學史與精神史的共構與重構 
第18週
6/21  綜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