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臺灣作家研究專題:宋澤萊 Seminar on Taiwanese Writer:Sung Tse-lai’s Works |
開課學期 |
110-2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臺灣文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楊雅儒 |
課號 |
TwLit7143 |
課程識別碼 |
145 M137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3,4,5(10:20~13:10) |
上課地點 |
國青324 |
備註 |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102TwLit7143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宋澤萊曾獲得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本課程以他為軸,橫向觀察其參與文化、文學場域內的活動,並比較世代相近的文學家相關議題之表現,另針對其個人的不同創作類型閱讀討論,並縱向分析其思想、創作之接受與變遷。 |
課程目標 |
1.以作家個案的研究擴展研究範疇。
2.思考宋澤萊在台灣文學的位置與其文學意義。
|
課程要求 |
閱讀每周必讀作品,參與課程討論與導讀,並完成期末論文。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可於電子郵件預約 |
參考書目 |
宋澤萊,《宋澤萊集》(台北:前衛,1992.04)。
──,《禪與文學體驗》(台北:前衛,1996.03)。
──,《蓬萊誌異》(台北:前衛,1988.05)。
──,《廢墟台灣》(台北:草根,1995.01)。
──,《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台北:草根,1996.05)。
──,《熱帶魔界》(台北:草根,2001.02)。
──,《變成鹽柱的作家》(台北:草根,2002.12)。
──,《宋澤萊談文學》(台北:草根,2004.09)。
──,《天上卷軸》上冊(台北:印刻,2012.05)。
甘耀明,《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臺北:寶瓶文化,2005)
──《邦查女孩》(臺北:寶瓶文化,2015)
──,《殺鬼》(臺北:寶瓶文化,2009)
──,《喪禮上的故事》(臺北:寶瓶文化,2010)
陳建忠《走向激進之愛──宋澤萊小說研究》(台中:晨星,2007.11)
周芬伶,《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象(1945-2006),台北:印刻,2007。
陳正芳:《魔幻現實主義在台灣》(生活人文出版社,2007)。
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1996。
楊雅儒,《人之初‧國之史 : 21世紀臺灣小說之宗教修辭與終極關懷》,臺北:翰蘆,2016。
|
指定閱讀 |
宋澤萊,《宋澤萊集》(台北:前衛,1992.04)。
──,《禪與文學體驗》(台北:前衛,1996.03)。
──,《蓬萊誌異》(台北:前衛,1988.05)。
──,《廢墟台灣》(台北:草根,1995.01)。
──,《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台北:草根,1996.05)。
──,《熱帶魔界》(台北:草根,2001.02)。
──,《變成鹽柱的作家》(台北:草根,2002.12)。
──,《宋澤萊談文學》(台北:草根,2004.09)。
──,《天上卷軸》上冊(台北:印刻,2012.05)。
甘耀明,《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臺北:寶瓶文化,2005)
──《邦查女孩》(臺北:寶瓶文化,2015)
──,《殺鬼》(臺北:寶瓶文化,2009)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討論 |
20% |
|
2. |
課程導讀 |
15% |
|
3. |
期末論文 |
40% |
|
4. |
書摘 |
25%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14 |
導言 |
第2週 |
2/21 |
鄉土人物群像書寫:打牛湳村系列 |
第3週 |
2/28 |
228放假 |
第4週 |
3/07 |
底層關懷:《蓬萊誌異》 |
第5週 |
3/14 |
環保與罪惡議題書寫:《廢墟臺灣》
吳明益,〈環境傾圮與美的廢棄--重詮宋澤萊《打牛湳村》到《廢墟臺灣》呈現的環境倫理觀〉
|
第6週 |
3/21 |
魔幻寫實書寫1 :《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 蘇駿導讀
李鴻瓊,〈創傷、脫離與入世靈恩--宋澤萊的小說《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
陳正芳《魔幻現實主義在台灣》
|
第7週 |
3/28 |
魔幻寫實書寫2:《熱帶魔界》 |
第8週 |
4/04 |
清明節放假 |
第9週 |
4/11 |
第9週411講座一:鄭清鴻「青年主編與老牌前衛:臺文/臺派的出版論述與想像」
|
第10週 |
4/18 |
魔幻寫實的藝術展演與歷史議題:宋澤萊與胡長松《骷髏酒吧》
繳交書摘 |
第11週 |
4/25 |
宗教與歷史的關懷:宋澤萊與陳映真
朱惠足,〈從「戰爭的記憶」到「記憶的戰爭」:宋澤萊、陳映真與目取真俊的二戰記憶書寫〉
楊雅儒,〈啟示與傳道、天國與家國──論宋澤萊中/長篇小說之《聖經》詮釋與文學價值〉
宋澤萊,〈我與陳映真的淡泊情誼--並以此文給陳映真先生與吳晟先生 |
第12週 |
5/02 |
作為評論者的宋澤萊:《誰怕宋澤萊?─人權文學論集》 |
第13週 |
5/09 |
作為評論者的宋澤萊2:《被背叛的佛陀》與續集
余杰訪談〈在人心剛硬的時代為人類書寫預言〉
|
第14週 |
5/16 |
作為評論者的宋澤萊3
楊雅儒,〈歷史之詩學敘事與原型論的臺灣文學史建構:論宋澤萊《臺灣文學三百年》與其續集〉
|
第15週 |
5/23 |
《天上卷軸》上冊 |
第16週 |
5/30 |
期末成果發表:題目、大綱、前言 |
第17週 |
6/06 |
繳交期末論文 |
第18週 |
6/13 |
期末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