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從文學看臺灣
 
開課學期
96-1 
授課對象
學程  臺灣研究學程  
授課教師
黃美娥 
課號
TwLit  
課程識別碼
145 U005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6,7(13:20~15:10) 
上課地點
 
備註
臺灣文學領域,臺文所217
總人數上限:3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 第一週 9/19課程介紹
一、 上課方向
(一) 認識臺灣的方法
(二) 從文學看臺灣
1. 歷史縱深的展演
2. 主題教學的探索
3. 臺灣經驗的各種顯影
4. 多元、跨界文學作品的介紹
二、 上課方式
教師講授、學生口頭報告與討論,另間亦配合圖片或影片說明。
三、 上課教材
1. 主教材:王德威《歷史:從文學看臺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2. 補充教材:前書未見的作品,或視課程需要而補充者
四、 課程要求/評分標準
學生出缺席、上課參與度、口頭及書面報告之各項成績,合計一百分。
五、 進度大綱說明

臺灣超政治:中國、日本與臺灣的糾葛史
(一)當中國遇到臺灣
▲ 第二週 9/26 閱讀第一章陳第〈東番記〉
1. 中國的臺灣認識論、「臺灣意象」的歷時性與共時性發展
2. 異地異文化的旅行記實
3. 政治與文化/文學想像的生產關係
(二)中國漢人移民來臺灣
▲ 第三週 10/3 「鄭成功」與臺灣漢人世界的形成
◎ 閱讀第三章〈騎鯨英雄傳〉
1. 真偽英雄「鄭成功」的幾種面目:歷史與文學的辯證
2. 跨界、跨文化的「鄭成功」---荷蘭、日本、中國與臺灣
3. 遺民與移民的臺灣新生活
▲ 第四週 10/10 國慶日放假一天
(三)文治與械鬥共存的清代臺灣社會
▲ 第五週 10/17 鄭用錫與臺灣人的打架問題
◎ 閱讀鄭用錫〈勸和論〉
1. 清代臺灣的文治化社會---科舉、書院與文人群
2. 富裕的表徵---幾座園林的興築
3. 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
(四)當日本統治臺灣
▲ 第六週 10/24 乙未割臺記事
◎ 閱讀連橫〈臺灣通史卷四•獨立紀〉、佚名〈臺灣民主歌〉
1. 臺灣人的獨立夢
2. 歷史人物的功過論---李鴻章、唐景崧、丘逢甲
3. 臺灣歷史意識的崛起與建構---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臺灣書寫
▲ 第七週 10/31 赴美開會/觀賞「跳舞時代」紀錄片
(五)反殖民的氣魄與智慧
▲ 第八週 11/7 現代性、殖民性與臺灣人的身體---蔣渭水和賴和的啟蒙論
◎ 閱讀蔣渭水〈臨床講義〉、賴和〈蛇先生〉
1. 國族論述與身體修辭的關係性
2. 當前政黨對「蔣渭水」資源性的挪用
(六)臺灣人?日本人?中國人?
▲ 第九週 11/14 期中考
▲ 第十週 11/21 無所依歸的國族/文化認同---龍瑛宗與吳濁流的苦悶
◎ 閱讀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吳濁流〈亞細亞孤兒〉
1. 認同的形構
2. 臺灣人的主體性問題
(七)戰後臺灣的新生/心聲
▲ 第十一週 11/28 歷史記憶的辯證與人性的淬練
◎ 閱讀鄭清文〈三腳馬〉、楊照〈煙花〉
1. 日治時期殖民史的書寫與詮釋觀點
2. 二二八事件的省思
3. 外省與本省族群的互動經驗

臺灣超摩登:現代性來了
(一)新式戀愛經驗的開端
▲ 第十二週 12/5 現代男女追求術---《風月報》的風花雪月
◎ 閱讀《風月報》相關篇章、林荊南〈大都會的珍風景〉、李昂〈花季〉
1. 性別的啟蒙與封建
2. 現代性與身體觀
3. 通俗、流行的現代性意義
4. 女性書寫的文學/文化意義
(二)臺灣的華麗與蒼茫
▲ 第十三週 12/12 全球化下的奢華、快樂台北
◎ 閱讀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王文興〈最快樂的事〉
1 從白先勇、王文興到朱天文的台北人/現代人的恐懼
2. 地方感的形成與存在主義的辯證

臺灣超迷人:視覺與味覺的饗宴
▲ 第十四週 12/19 美麗的福爾摩沙
◎ 閱讀楊喚〈美麗島〉、簡媜〈水證據〉
1. 文學地景:書寫與地理學
2. 水與城市的關係
▲第十五週 12/26 食物的故事
◎閱讀林清玄〈味之素〉、焦桐〈論牛肉麵〉
1.從飲食看臺灣
2.飲食文學

臺灣超「自然」:原住民的山海夢
▲ 第十六週 1/2 尋找河山的精靈
◎ 閱讀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夏曼•藍波安〈海浪的記憶〉
1. 還我河山的自然呼喚
2. 原漢關係的書寫與反省

臺灣幽默嗎:請填補
▲ 第十七週 1/9 請找出一些笑話集、文學作品,思考臺灣人的幽默現象。
▲ 第十八週 期末考
 

課程目標
回溯四百多年的「有史」臺灣時期,在時間的流變下,這個藍色海洋上的島嶼,上演了形形色色的傳奇故事,也形塑了豐富的文化記憶與本邦論述。本課程嘗試以「臺灣文學」做為一個視窗,進以掌握、探視臺灣經驗與臺灣論述的形構、發展和想像。除了認知臺灣文學的美學向度外,同時思考文學做為臺灣認識論方法論的意義與價值。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