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日本現代小說選讀 Selected Japanese Modern Novels |
開課學期 |
102-1 |
授課對象 |
學程 臺灣研究學程 |
授課教師 |
張文薰 |
課號 |
TwLit5015 |
課程識別碼 |
145 U0251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3,4,@(10:20~) |
上課地點 |
博雅301 |
備註 |
兼通識A1*。 總人數上限:6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21eastasialiter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上課時間為第三、四、@節(10:20~13:10)
*涵蓋臺灣、中國、日本、韓國等地在內之東亞區域,在近現代史發展過程中以種種形式、力量密切相關,除了影響己身歷史外,更對彼此現代文化之形成產生交互影響。其中臺灣原為中國領土,1895年之後成為日本殖民地;朝鮮則原為中國藩屬,後亦成為日本殖民屬國。臺灣、日本、韓國原皆在以中國為圓心層層推延之儒教倫理圈之內,卻因為日本明治維新後的率先西洋化而改變了這樣的力學關係。而東亞世界秩序與世界觀的改變,於文學領域呈現豐富且複雜的樣貌。以近代文學最具代表性的文體「小說」而言,即可見形式語言的由文言至白話,內容層面則由教化至個人心性的發抒;主題的開拓與探討層面的深入,在中日台三地近代小說說時而同調,時而產生時差或絕對差異。
本課程以日本近代小說為軸,於課程中提示台灣文學、中國文學之相關表現與共同主題,希望引領修課者在面對當代文學?文化議題時,能因為對於歷史縱深與東亞區域的連帶性有一定認識,而產生更為豐富與活潑的觀看與思考。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以日本近代小說為軸,於課程中提示台灣文學、中國文學之相關表現與共同主題,希望引領修課者在面對當代文學•文化議題時,能因為對於歷史縱深與東亞區域的連帶性有一定認識,而產生更為豐富與活潑的觀看與思考。 |
課程要求 |
注意!!因應開學第二週中秋節連假及選課時間,選課方式修改為
1.第一週週五(9/13)需簽到。第二週週二(9/17)午夜12點之前須繳交三篇指定預讀心得同時寄至兩位助教信箱(馬翊航d99145001@ntu.edu.tw)(劉于慈d99145003@ntu.edu.tw)。
(三篇指定預讀為夏目漱石《三四郎》、三島由紀夫《金閣寺》、村上龍《六九》,心得字數共為1500字)
*信箱主旨:預讀心得,系級姓名 (ex. 主旨:預讀心得,台文所芥小川)
*信件內容務必含系級姓名,以及打得通的手機號碼,以便助教聯繫授權碼後續事宜。
2.達成以上二項條件者,將於9/18(三)晚上12:00前以電子郵件方式寄發授權碼至所屬學校信箱,如未收到者,請跟助教聯繫。
3.已事先選上者如未達成前兩項條件,視同退選。
4. 具選課資格者如超過人數上限60人,將以大三、大二、大四、大一為順給予加簽授權碼。
5. 每週須於課前讀完當週文本,撰寫並繳交預讀心得(每週三晚上21:00前)。期中以後漸趨忙碌的大四同學請衡量狀況再決定選課。
6. 每週須參與第@節討論課,第五節不在總區上課者請考量時間限制。
7. 參與分組報告。
8. 課堂中須使用筆記型電腦做課程筆記,或上網查詢與課程相關資料者,需事先向助教登記。未登記者,禁止在教室使用電子通訊用品。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五 13:00~13:00 |
參考書目 |
1. 大衛˙洛吉,《小說的五十堂課》,木馬文化,2006。
2.湯瑪斯˙ 佛斯特,,《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木馬文化,2012。
3. 佛斯特,《小說面面觀》,商周,2009 。
4. 三浦雅士,林皎碧譯,《漱石─文豪消失的童年和母愛》,臺灣商務,2009。
5. 內田樹,楊偉/蔣葳譯,《當心村上春樹》,時報,2009。
6. 伊恩.布魯瑪,林錚顗譯《鏡像下的日本人:永恆的母親、無用的老爹、惡女、第三性、賣春術、硬派、流氓》,博雅書屋,2008。
7.李維史陀,《月的另一面》,行人,2011。
8.鶴見俊輔,《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2008 |
指定閱讀 |
第一次上課時公布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末考試 |
40% |
|
2. |
期中報告 |
20% |
請自下列三篇作品中挑選一篇作品:津島祐子《太過野蠻的》、吳繼文《天河撩亂》、吉田修一《路》,撰寫心得報告。可以留意小說中跨國、跨界、文化流動、性別等等之間的問題,字數控制在三千字至五千字之間,繳交期限為四月二十八日。
|
3. |
課堂及討論課表現 |
15% |
|
4. |
出席 |
10% |
第一次缺席,學期總分扣一分;第二次缺席,學期總分扣兩分;第三次缺席,學期總分扣五分;缺席四次以上者,學期成績以不及格計算。 |
5. |
課前預讀心得 |
15% |
預讀心得一篇文本以五百字上下為度,若閱讀文本為兩篇即為一千字,以此類推。心得請勿遲交,遲交等同缺交計算成績。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09/13 |
課程內容介紹:夏目漱石《夢十夜》 |
第2週 |
9/20 |
中秋節放假 |
第3週 |
09/27 |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竹藪中〉 |
第4週 |
10/04 |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孃〉 |
第5週 |
10/11 |
樋口一葉,《比肩》 |
第6週 |
10/18 |
谷崎潤一郎,《春琴抄》 |
第7週 |
10/25 |
電影欣賞 |
第8週 |
11/01 |
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霧社〉 |
第9週 |
11/08 |
演講:四方田犬彥教授 |
第10週 |
11/15 |
校慶放假 |
第11週 |
11/22 |
中島敦,《山月記》、《虎狩》 |
第12週 |
11/29 |
三島由紀夫,《金閣寺》 |
第13週 |
12/6 |
堀辰雄,《風起》 |
第14週 |
12/13 |
太宰治,《人間失格》 |
第15週 |
12/20 |
大江健三郎,〈他人之足〉、〈飼育〉 |
第16週 |
12/27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
第17週 |
01/03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
第18週 |
01/10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