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女性主義理論選讀 Selected Readings in Feminist Theory |
開課學期 |
109-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臺灣文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鄭芳婷 |
課號 |
TwLit7120 |
課程識別碼 |
145 M114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
備註 |
上課教室為臺文所會議室。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91TwLit7120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聚焦女性主義重要理論以及與之相關之文化研究議題,藉由理論爬梳思辨與藝文作品分析,深究女性主義演變史的各種進程,一併重思當代臺灣女性主義發展的困境與願景。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透過理論與作品相輔相成,引導修課同學從女性主義歷史、女性主義議題延展、女性主義藝文作品三面向反思當代社會結構的問題所在。從中延伸修課同學對於文化與歷史的認知與關懷,並增進對文化社會的美學辨析、獨立思考與批判能力。 |
課程要求 |
1. 課程參與為評分重要依據,無故缺席將予扣分。
2. 個人期中導讀為口頭報告,需提供講義,每人兩次,一次20分鐘。
3. 個人期末報告包括:A.口頭報告,每人7分鐘;B.書面報告,長度十頁(12新細明體、2.54cm邊距、1.5行距),須符合MLA學術論文格式。1/15 晚間 11點以前繳交至ceiba。
4. 每週上課同學須繳交當週閱讀材料之閱讀提問與批判。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指定閱讀 |
簡莉穎,《服妖之鑑》,台北,一人出版社,2018。
鄭美里等,《女人屐痕3:百年女史在臺灣:臺灣女性文化地標》,台北:新自然主義,2019。
陳怡如,《泥地漬虹》,台北:大塊文化,2018。
劉亮雅等,〈鬼魅書寫:台灣女同性戀小說中的創傷與怪胎展演〉,中外文學 ; 33卷1期 (2004 / 06 / 01) , P165 - 183。
張亦絢,《性意思史》,台北:木馬文化,2019。
李琴峰,《獨舞》,台北:聯合文學,2019。
王君琦,〈再思自我再現做為培力的方法:以花蓮新移民女性紀錄影像工作坊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 42期 (2018 / 06 / 01) , P1 - 37。
謝欣芩,〈「面向臺灣」的影像生產:阮金紅新移民紀錄片的母國觀點與雙向對話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 14卷2期 (2020 / 06 / 02) , P25 - 50。
張君玫,〈人類世中的女性主義:立足點、地方與實踐〉,中外文學 ; 49卷1期 (2020 / 03 / 31) , P13 - 60。
鄭麗榕,《文明的野獸:從圓山動物園解讀近代臺灣動物文化史》,台北:遠足文化,2020。
Malik Gaines, Black Performance on the Outskirts of the Left: A History of the Impossible. New York: NYU Press, 2020.
Judith Butler, The Force of Nonviolence: The Ethical in the Political. New York: Verso, 2021.
Saba Mahmood, Religious Difference in a Secular Age: A Minority Repor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Press, 2015.
Clare Croft & others, Queer D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 Press, 2017.
Wen Liu, Feeling down, backward, and machinic: queer theory and the affective turn. Athenea Digital - 20(2): e2321 (July 2020) -SPECIAL TOPIC-
Catherine D’Ignazio & Lauren Klein, Data Feminism. Cambridge: MIT Press, 2020.
Jose Munoz, The Sense of Brown. Derham: Duke Univ. Press, 2020.
|
參考書目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8 |
課程介紹
何謂女性主義?如何重製女性主義史?
|
第2週 |
9/25 |
「國家機器」
陳佩甄,〈反共意識形態與性政治:1950-60年代台韓社會中的他者們〉
簡莉穎,〈服妖之鑑〉
|
第3週 |
10/2 |
「數據與科技」
Catherine D’Ignazio & Lauren Klein, Data Feminism
|
第4週 |
10/9 |
「屬性」
Jose Munoz, The Sense of Brown
|
第5週 |
10/16 |
「地景」
鄭美里等,《女人屐痕3:百年女史在臺灣:臺灣女性文化地標》
陳怡如,《泥地漬虹》
|
第6週 |
10/23 |
「傷口」
劉亮雅等,〈鬼魅書寫:台灣女同性戀小說中的創傷與怪胎展演〉
張亦絢,《性意思史》
李琴峰,《獨舞》
|
第7週 |
10/30 |
「影像」
王君琦,〈再思自我再現做為培力的方法:以花蓮新移民女性紀錄影像工作坊為例〉
謝欣芩,〈「面向臺灣」的影像生產:阮金紅新移民紀錄片的母國觀點與雙向對話錄〉
|
第8週 |
11/6 |
「生態」
張君玫,〈人類世中的女性主義:立足點、地方與實踐〉
鄭麗榕,《文明的野獸:從圓山動物園解讀近代臺灣動物文化史》
|
第9週 |
11/13 |
"race"
Malik Gaines, Black Performance on the Outskirts of the Left: A History of the Impossible (NTU lib)
|
第10週 |
11/20 |
期中小組報告與時事議題辯論賽
|
第11週 |
11/27 |
"vulnerability"
Judith Butler, The Force of Nonviolence: The Ethical in the Political (google book)
|
第12週 |
12/4 |
"religion"
Saba Mahmood, Religious Difference in a Secular Age: A Minority Report (JSTOR)
|
第13週 |
12/11 |
"use"
Sara Ahmed, What's the Use?: On the Uses of Use (NTU lib)
|
第14週 |
12/18 |
"body"
Clare Croft & others, Queer Dance (google book)
|
第15週 |
12/25 |
客座演講:劉文
講題:Queer of Color Critique
Wen Liu, Feeling down, backward, and machinic: queer theory and the affective turn
|
第16週 |
1/1 |
元旦連假
|
第17週 |
1/8 |
個人期末報告分享與回饋
學期末議題綜合探討與辯論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