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臺灣妖怪專題
Seminar on Taiwan Yokai 
開課學期
110-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臺灣文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廖勇超 
課號
TwLit7145 
課程識別碼
145 M139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3,4,5(10:20~13:10) 
上課地點
國青324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102TwLit7145_yung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擬從台灣作為政治地理區域的角度出發耙梳台灣妖怪的文化和歷史意義。近年來怪物研究在全球方興未艾,在許多領域已成為熱烈討論和研究的課題。而近年來台灣學術界和文化界亦出現此一熱潮,試圖將怪物研究從西方的脈絡脫離,進而重視在地和區域地理中的怪物歷史意義。本課程以荷蘭與清朝時期為出發,針對台灣地理歷史文化的特殊性整理出台灣妖怪的考古史和文獻,試圖提供一種更具備文化特殊性的怪物研究。課程設計主要以閱讀歷史文獻和文學文化文本為主,涵蓋清朝、日治、戰前、戰後至當代的民俗文獻,文學文本,以及電影和新媒體,希望能初步勾勒出台灣妖怪的前世今生以及所具備的文化意義。 

課程目標
1.能解讀文學文化文本
2.能掌握文學研究的方法論
3.能應用於研究台灣文學現象  
課程要求
一、準時出席
二、課前預習
三、課堂參與
四、期末報告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 
10% 
 
2. 
課堂參與 
20% 
兩次提問與心得報告繳交。 
3. 
期末報告 
7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6  課程介紹 
第2週
2/23  「臺灣妖怪概論」
●《臺灣妖怪學就醬》(台北:奇異果文創,2019)
瀟湘神,〈為何需要臺灣妖怪學〉、溫宗翰〈與妖怪對話:臺灣神鬼怪異類型分析〉、林和君〈臺灣原住民族神靈妖異簡論與跨族群的身影〉,頁26-67。
  
參考閱讀:
●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台北:奇異果文創,2016)
〈序言〉,頁10-17。
● 《聯合文學2月號/2017》(新北:聯經,2017.02)
〈專欄:妖怪撩亂〉,頁30-41, 46-50。
● 瀟湘神,〈鬼怪、文化、奇幻文學-談臺灣鬼怪學的未來〉、何敬堯,〈傳統與創新:簡述臺灣鬼怪史〉
《台灣文學館通訊》59期(2018.06),頁36-44。
● 詹素娟,〈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
《平埔文化資訊網》,網址: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103013040/http://www.ianthro.tw/p/109 
第3週
3/02  「荷蘭與清朝時期」
● David Wright,〈漢人宗教〉
葉春榮編譯,《初探福爾摩沙:荷蘭筆記》(台南:台南市文化局,2011),頁174-199。
●《臺灣府志》
〈山川(附海道))〉、〈邑厲壇祝文〉、〈風信〉、〈雜記〉、〈總鎮府都督王公去思碑〉,收入高賢治主編《臺灣方志集成:清代篇——第一輯(2)》(台北:宗青,1995),頁8-9、181-182、193-195、224-225、267-268。
●《重修臺灣府志》
〈災祥〉、〈叢談〉,收入高賢治主編《臺灣方志集成:清代篇——第一輯(6)》(台北:宗青,1995),頁553-562、574-578。
● 連橫,《臺灣漫錄》
〈蛇人〉、〈大蝶〉、〈巨魚〉、〈海鏡〉、〈怪物〉、〈奇鳥〉、〈紫姑〉、〈蠶娘〉、〈蛇郎君〉,收入《雅堂文集》(台北:臺灣銀行,1964),頁153-155、158-159、165、168、186-187。
● 陳龍廷,〈妖怪物語:清代臺灣原住民的妖魔化書寫〉
《書寫臺灣人.臺灣人書寫:臺灣文學的跨界對話》(台北:五南,2017),頁30-52。 
第4週
3/09  「鄭成功傳說」
● 吳子光,〈鄭事紀略〉,《台灣紀事》(台北:臺灣銀行,1959),頁35-36。
● 蔡蕙如,《與鄭成功有關的傳說之研究》(台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8)。 
第5週
3/16  「日治時期風俗蒐集與研究」
● 片岡巖著,陳金田、馮作民譯,《臺灣風俗誌》(台北:眾文,1985)
〈光復前之臺灣研究(黃得時代序)〉、〈住水鬼〉、〈小人島〉、〈大人島〉、〈虎姑婆〉、〈第七集:第一章 臺灣人的奇事怪談〉、〈第八集:第二章 臺灣人對魂魄的觀念及迷信〉、〈第八集:第三章 臺灣人對鬼怪的迷信〉、〈貪獸〉,頁1-14、15、43-47、1-22、75-83、113。
●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著,陳萬春譯,《生蕃傳說集》(台北:南天,1996)
〈序〉、〈前言〉、〈靈樹〉、〈樹精〉、〈第四 天然傳說:有關動物者〉、〈蛇之子〉、〈第六 怪異奇蹟〉、〈食人鬼〉、〈蜂美女〉、〈食人鬼〉,頁1-2、161-162、168-185、242、247-308、346、354。 
第6週
3/23  「佐藤春夫與妖怪」
● 佐藤春夫著,邱若山譯,《殖民地之旅》(台北:前衛,2016)
〈魔鳥〉,頁104-122。
吳佩珍,〈《殖民地之旅》再讀之可能性——以〈女誡扇綺譚〉與〈霧社〉為例〉,頁432-441。
● 河野龍也等編《文豪曾經來過:佐藤春夫與百年前的臺灣》(新北:衛城,2020)
佐藤春夫著,賴香吟譯,〈女誡扇綺譚〉,頁154-206。
張文薰〈導言〉,頁22-23。
盛浩偉〈怪談乎?推理乎?——從〈女誡扇綺譚〉看臺灣的奇幻與偵探〉,頁106-117。
林鈺凱〈在古都探訪鬼屋:女誡扇綺譚〉,頁118-119。 
第7週
3/30  「日治時期臺灣民間文學」
● 李獻璋編,《臺灣民間文學集》(台北:臺灣新文學社,1936)
〈賴序〉、〈自序〉、李獻璋,〈過年緣起〉、朱鋒,〈林投姉〉,頁1-4、1-6、176-180、193-204。
● 西川滿、池田敏雄著,陳藻香監製,致良日語工作室編譯,《華麗島民話集》(台北:致良,1999)
〈序〉、〈西川滿小傳〉、〈蝸牛〉、〈猴女〉、〈換頭〉、〈虎姑婆〉、〈狗仙〉、〈鯰魚〉、〈河蜆〉、〈雷公與閃那婆〉,頁2-7、24-31、36-41、46-49、58-61、78-81、86-89、112-115。
● 施翠峰,《台灣民譚探源》(台北:漢光,1985)
〈蛇郎君〉、〈虎姑婆〉,頁67-76、140-144。
● 彭衍綸,〈日治時期(1895_1945)日文台灣民間故事集重要性試論-以漢族為主〉
《臺灣文學學報》12期(2008.06),頁103-142。
  
參考閱讀:
● 稻田尹,〈蛇郎君〉
《臺灣むかし話》(台北:臺灣藝術社,1943),頁1-13。
● 池田敏雄,〈虎姑婆〉
《臺灣の家庭生活》(台北:東都書籍,1944),頁287-294。 
第8週
4/06  「日治時期臺灣通俗小說」
● 許丙丁,〈小封神——台語原版〉
《許丙丁作品集(上)》(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頁1-61。
● 王岫林,〈淺談鄭坤五的《鯤島逸史》〉
《台灣文學評論》6(4)(2006.10),頁49-70。
● 阮淑雅,〈第二章 臺灣神怪小說研究〉
〈中國傳統小說在臺灣的續衍:以日治時期報刊神怪小說為分析場域〉,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頁31-70。
  
參考閱讀:
● 許丙丁,〈小封神——中文改訂版〉
《許丙丁作品集(上)》(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頁62-152。
● 鄭坤五,〈鯤島逸史〉
吳福助主編,《日治時期臺灣小說彙編22:鯤島逸史》(台中:文听閣,2008)。 
第9週
4/13  「白色恐怖時期」
● 徐漢強,《返校》(2019)。
● 吳乃德,〈第三章 威權獨裁下的國家暴力: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臺灣轉型正義階段報告 卷一 清理威權遺緒》(新北:衛城,2015),頁101-112。
● Wu Chia Rong, "Spectralizing the White Terror: Horror, Trauma, and the Ghost-Island Narrative in Detention."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15(1), 2021, pp. 73-86. 
第10週
4/20  「戰後臺灣特攝電影」
● 陳洪民,《戰神(關公大戰外星人)》(1976)。
● 顏訥,〈一九七六 關公大戰外星人〉
李時雍編《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新北:聯經,2018),頁289-293。
● 廖偉棠,〈你為什麼看不懂現在的麥兜?〉
《異托邦指南/電影卷:影的告白》(新北:聯經,2017),頁300-304。
● 黃子欽,〈台味SF機械神話——特攝遊戲初體驗〉
《文訊》433期(2021.11),頁16-20。 
第11週
4/27  「戰後臺灣鬼片與姚鳳磐」
● 姚鳳磐,《鬼嫁》(1976)。
● 劉冠倫口述、姚芝華撰,〈鬼嫁〉
《姚鳳磐的鬼魅世界》(台北:禾田,2005),頁79-103。
● 江美萱,〈姚鳳磐鬼片電影恐怖空間之現代性異議〉
《南藝學報》21(2020.12),頁57-75。
 
第12週
5/04  「司馬中原講鬼」
● 司馬中原,〈小說中靈異世界的探討〉
《無弦琴》(台北:皇冠,1986),頁67-80。
● 司馬中原,〈魔形〉
《吸血的殭屍》(台北:皇冠,1989),頁153-173。
● 司馬中原,《藏魂罈子》(台北:風雲時代,2014)。
● 王溢嘉,〈論司馬中原的靈異小說〉
林燿德、孟樊編,《流行天下:當代臺灣通俗文學論》(台北:時報,1992),頁241-271。
  
參考閱讀:
● 陳國偉,〈好久好久的故事:司馬中原的鄉野傳奇〉、〈軍中鬼話的小說化〉
《類型風景:戰後台灣大眾文學》(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頁255-264。 
第13週
5/11  「魔神仔專題-1」
● 林美容、劉家愷,《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台北:五南,2014)。 
第14週
5/18  「魔神仔專題-2」
● 王家祥,《魔神仔》(台北:玉山社,2002)。
● 甘耀明,〈魍神之夜〉
《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台北:寶瓶,2005)。
● 梁廷毓,〈論「精怪」與「魔神仔」傳聞中的生態思維與身體界限〉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31期(2020),頁53-72。
● 瀟湘神,《魔神仔:被牽走的巨人》(新北:聯經,2021)。 
第15週
5/25  「當代臺灣妖怪文學」
●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說妖 卷一 無明長夜》(台北:蓋亞,2017)。
● 笭菁,《都市傳說第二部8:人面魚》(台北:奇幻基地,2019)。 
第16週
6/01  「當代臺灣妖怪文創」
● 電影|程偉豪,《紅衣小女孩》(2015)。
● 漫畫|曾耀慶等,《妖怪森林外傳》(台北:大辣,2019)。
● 桌遊|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說妖》(2018)。
● 手遊|茂為歐買尬,《妖怪鳴歌錄》(2018)、《妖怪偶像學院》(2020)。 
第17週
6/08  期末報告討論 
第18週
6/15  期末報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