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漢語語言學
Chinese Linguistics 
開課學期
107-1 
授課對象
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授課教師
蔡宜妮 
課號
PTCSL7002 
課程識別碼
146 M0060 
班次
02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綜5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開放中文所、語言所學生修習。
限碩士班以上 且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10人
外系人數限制:2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1PTCSL7002_02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從語言學的多個面向介紹漢語結構的基礎概念及相關研究與議題。課程單元包括漢字、音韻、詞彙、語法、語用等。每個單元從基礎概念入手,結合閱讀專書或期刊論文探討相關議題。詞彙語法語用三個單元將進行部分結合,以「使用為本」的功能語言學觀為主軸,介紹以語料庫和真實語料為本的漢語語言學研究,試圖貫串語言學研究及語言教學應用兩個層面。課程希望幫助學生建立語言學的概念,掌握漢語語言學的研究脈絡,最後具備評析、應用和發展有助於教學的漢語語言分析和研究能力。 

課程目標
1. 帶領學生認識漢語語言學研究的基本概念
2. 帶領學生熟悉漢語語言學研究的相關研究
3. 幫助學生掌握漢語語言學的研究脈絡
4. 培養學生評析、應用和發展華語文教學中語言學面向的能力 
課程要求
1. 不遲到早退,若無法上課需事先請假
2. 上課前需預習該週上課內容
3. 準時繳交作業
4.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上課教材
1. 程祥徽、田小琳(2011)。《現代漢語》。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2. 自編講義 
參考書目
漢語語言學
3. 申小龍(2008)。《漢語與中國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4. 李子瑄、曹逢甫(2010)。《漢語語言學》。臺北:正中書局。
5. 邵敬敏(主編) (2009)。《現代漢語通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編纂(2002)。《國音學》。台北 : 正中出版社
7.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1984)。《中國話的文法》,香港 : 中文大學。
8. 鄭昭明。(2009)。《華語文的教與學:理論與應用》。臺北:正中書局。


詞彙學
1. 王海峰(2011)。《現代漢語離合詞離析形式功能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 伍謙光編著(2012)。《新編語意學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 竹家寧(2009)。《詞彙之旅》。台北:正中書局。
4. 竹家寧(2009)。《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5. 章宜華(2009)。《語義。認知。釋義》。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6. 符淮青(2008)。《現代漢語詞彙》,台北 : 新學林。
7. 陳昌來、李傳軍等著(2012)。《現代漢語類固定短語研究》。學林出版社。
8. 錢玉蓮(2009)。《現代漢語詞彙講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語法學
1. 朱德熙(2001)。《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出版社。
2. 呂淑湘(2005)。《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3. 李納、湯姆生(Sandra A. Thompson)著,黃宣範譯(2008)。《漢語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Li, Charles N. and Sandra A.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Taipei: The Crane Publishing.
4. 沈家煊(主編) (2005)。《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5.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從認知、功能到篇章結構》。台北:文鶴出版社。
6. 房玉清(2003)。《實用漢語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 邵敬敏(2010)。《漢語語法專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8. 張柏江、方梅(1996)。《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南昌市 : 江西敎育出版社。
9. 張郇慧著(2012)。《華語句法新論(上)》。台北 : 正中書局。
10. 陳俊光(2010)。《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新學林。
11. 陸儉明(2005)。《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2. 陸儉明(2009)。《漢語語法專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3.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師大書苑。
14.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15. 鄭縈、曹逢甫著(2012)《華語句法新論(下)》。台北 : 正中書局。
16. 盧福波(2011)。《對外漢語教學實用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7. 戴浩一、薛鳳生(主編)(1994)。《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8. Xiao, Richard & McEnery, Tony. (2004). Aspect in Mandarin Chinese: A corpus-based study. Amsterdam: John Benjamings.

其他
1. 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2007)。《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2. 張玲玲、張美雲(2003)。《外國人學漢語常見錯誤例析》。北京:民族出版社。
3. 黃偉嘉(2011)。《現代漢語文字答問》。北京:北京大學。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課程介紹 
第2週
  現代漢語緒論:現代漢語的形成、詞彙結構與語序 
第3週
  漢字研究:漢字的繁簡 
第4週
  漢語語音與聲調 
第5週
  國慶紀念日 
第6週
  漢語語言結構特色 
第7週
  漢語語言結構特色 
第8週
  詞彙、量詞與離合詞 
第9週
  固定短語與詞串 
第10週
  漢語特殊句式(含語言的演變與新興語法) 
第11週
  從語體差異到語法差異 
第12週
  停課一次 
第13週
  漢語語用學:華人稱讚與回應 
第14週
  漢語語用學:華人稱讚與回應 
第15週
  華人語言行為 
第16週
  華語課室語言研究 
第17週
  期末口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