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篇章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開課學期
103-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授課教師
蔡宜妮 
課號
PTCSL7213 
課程識別碼
146 M02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博雅203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9人
外系人數限制:3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1PTCSL7213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篇章分析又稱語篇分析、話語分析或言談分析,關注超越句子層次的語言面向,試圖釐清語言和語言使用情境間的關係。本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建立篇章分析的基本觀念及研究應用能力。課程將從篇章分析的發展脈絡及概念介紹開始,接著導入理論方法並搭配閱讀華語文相關的篇章分析研究。課程後半將針對應用日益廣泛的會話分析方法論作較深入的閱讀與討論。課程亦將穿插討論篇章分析在語言教學上的應用。 

課程目標
1. 帶領學生認識篇章分析的基本概念及理論方法
2. 帶領學生熟悉華語文篇章分析的相關研究
3. 培養學生篇章分析研究和教學應用能力
 
課程要求
1.不遲到早退,若無法上課需事先請假
2.準時繳交作業
3.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參考書目
1. 杜金榜(2013)。語篇分析教程。武漢大學出版社。
2.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從認知、功能到篇章結構。台北:文鶴出版社。
3. 姜望琪(2011)。語篇語言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4. 張柏江、方梅(1996)。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南昌 : 江西教育出版社。
5. 陳俊光(2010)。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新學林。
6. 黃宣範譯(2008)。漢語語法(Li & Thompson著)。台北:文鶴出版社。
7. Cook, Guy. (2001). Discours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Dooely, Robert. & Stephen Levinsonhn. (2001). Analyzing discourse: A manual of basic concepts. Dallas, TX: SIL International.
9. Drew, Paul & Heritage, John (ed.). (2006). Conversation analysis (Vol 1-4). London: Sage.
10. Gee, James Paul. (2014).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4th ed.). New York, NY: Routledge.
11. Hatch, Evelyn. (1992). Discourse and language educ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Huang, Shuanfan. (2013). Chinese grammar at work. Amsterdam, Netherlands: John Benjamins.
13. Larsen-Freeman, Diane. (1980). Discourse analysis 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14. McCarthy, Michael & Ronald Carter. (1991). 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NY: Routledge.
15. McCarthy, Michael. (1991).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 Schiffrin, Deborah, Deborah Tannen, and Heidi Hamilton (ed.). (2005).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17. Schmitt, Norbert.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指定閱讀
自編講義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出席/參與 
15% 
 
2. 
口頭報告 
15% 
 
3. 
閱讀反思回應 
20% 
 
4. 
作業與練習 
25% 
 
5. 
期末書面/口頭報告 
25%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5  課程簡介 
第2週
9/22  篇章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3週
9/29  篇章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4週
10/06  人類互動與溝通能力 
第5週
10/13  語料轉寫與語料分析練習 
第6週
10/20  語料轉寫與語料分析練習 
第7週
10/27  篇章分析與語言教學 
第8週
11/03  篇章分析與華語研究(語法) 
第9週
11/10  篇章分析與華語研究(語法) 
第10週
11/17  篇章分析與華語研究(詞彙) 
第11週
11/24  篇章分析與華語研究(詞串) 
第12週
12/01  篇章分析與華語研究(語言策略)/語料討論 
第13週
12/08  篇章分析與華語研究(語言策略) 
第14週
12/15  會話分析導論 
第15週
12/22  會話分析相關研究 
第16週
12/29  會話分析相關研究 
第17週
1/05  會話分析相關研究 
第18週
1/12  期末報告與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