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華語文教材編寫與分析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ompiling Educational Materials 
開課學期
109-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授課教師
張莉萍 
課號
PTCSL231  
課程識別碼
146 M038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綜505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92PTCSL231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華語文教材編寫與分析」乃為修讀過「教材教法」或有華語教學經驗的研究生所開設的課程。課程期中以前將著重在對現有海內外華語教材的分析與評量,同時探討關於教材編寫尚存在爭議的議題;期中以後將重點放在實作,也就是教材的編寫上,這學期的實做將以專業華語為主要目標,例如,外交華語教材、商業華語教材、學術華語教材,以修課學生的興趣為導向。課堂進行方式主要為分組討論、報告的形式,輔以教師的講授、引導。 

課程目標
習得此課程,學生應能具備以下四種能力:1. 科學地評量與分析教材的能力;2. 熟悉編寫教材的步驟與工具;3. 團隊合作編寫教材的能力;4. 製作專業華語教材的能力。 
課程要求
課堂參與、課堂報告、繳交作業。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校史館211研究室 
參考書目
張黎(主編),2016,《專門用途漢語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Tomlinson, Brian. 2011.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指定閱讀
Barnard, Roger and Zemach, Dorothy. 2003. Materials for Specific Purposes. In Brian Tomlinson (Ed.), Developing Materials for Language Teaching, Chap. 18,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李泉,2008,論對外漢語教材的科學性,《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4期,108-117。
李泉,2007,論對外漢語教材的實用性,《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3期,28-35。
李泉(主編),2006,《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晨(採訪),2014,结合《实用汉语课本》系列看教材评估体系的制定,《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冬季刊),18-28。
陳茹玲、曾厚強、宋曜廷、林慶隆、柯華葳,2017,華語文教材之文本分析與可讀性研究。《國際中文教育學報》總第一期,39-71。
關道雄,2017,北美高校商務漢語的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出自關道雄、劉美如主編《全球視野下的商務漢語教學與研究》,1-1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珣,1994,新一代對外漢語教材的展望─再談漢語教材的編寫原則。《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第1期,58-67。
蔣冕華,2003,關於高年級語言教材採用文學作品的幾個問題。JCLTA 38:3, 21-39。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課堂參與與平時作業 
25% 
 
2. 
期中報告 
25% 
 
3. 
期末報告 
5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2/26  課程說明 
第2週
3/05  華語文教材概覽、通用華語教材、綜合性教材 
第3週
3/12  教材設計的實用性、科學性 
第4週
3/19  例句編寫練習 
第5週
3/26  教材的分級 
第6週
4/02  放假 
第7週
4/09  教材的分析與評量 
第8週
4/16  編寫教材的步驟與工具 
第9週
4/23  期中評量 
第10週
4/30  高級教材的主題與內容討論 
第11週
5/07  專業華語教材(商務、外交官、中醫...) 
第12週
5/14  課文編寫 
第13週
5/21  停課 
第14週
5/28  詞彙編寫、語法編寫 
第15週
6/04  練習編寫 
第16週
6/11  期末成果分享 
第17週
6/18  期末口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