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 |
開課學期 |
109-1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
授課教師 |
汪俊彥 |
課號 |
PTCSL7260 |
課程識別碼 |
146 M065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博雅206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2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主軸繫於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理論與實踐,以歷史、脈絡、發展、領域等面向,思考文化研究在現代與當代全球、華語世界以及臺灣語境中的複雜性與多樣性。課程將以文化研究與各學科領域的交叉辯證,特別聚焦於文化政治、身份演繹、階級、語言等層面,期待就文化研究強調實踐的方法,對話並結合華語語言、表演文化等實踐與現場考察。 |
課程目標 |
1. 對文化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有基本認識
2. 掌握文化研究方法
3. 以文化研究作為視角提出對當代華文化的閱讀 |
課程要求 |
1. 準時出席並參與課堂討論
2. 課堂提問與回饋
3. 期末報告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陳光興 (2000)。《文化研究在台灣》。台北:巨流。
唐維敏譯 (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亞太。
羅世宏等譯 (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羅鋼、劉象愚 (2000)。《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初民安主編(2007)。《文化研究關鍵詞》(Key Word in Culture Studies)。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Barker, Chris,許孟芸譯 (2006)。《文化研究智典》。台北:韋伯
Jeff Lewis,邱誌勇、許夢芸譯 (2006)。《文化研究的基礎》。台北:韋伯。
Edward W. Said (2000)。《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
Edward W. Said (1999)《東方主義》。台北:立緒。
Frantz Fanon (2005)。《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
Alasuutari, P. (1995). Researching Culture: Qualitative Method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SAGE.
Andrew Tudor (1999) Decoding Culture- Theory and Method in Cultural Cultural Studies, London:Sage
Valda, B. Shepherd, J. & Taylor, I. (1993)(eds.) Relocating Cultural Studies: Development in Theory and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Williams, Raymond (1977)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評量方式 (請註明各項評分比例)
1. 準時出席並參與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