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基礎逐步口譯(英譯中) Basic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English to Chinese) |
開課學期 |
105-2 |
授課對象 |
文學院 翻譯碩士學位學程 |
授課教師 |
詹柏勻 |
課號 |
GPTI7213 |
課程識別碼 |
147 M213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四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博雅402 |
備註 |
口譯組必修課程、中英文授課、不開放旁聽。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且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7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52GPTI7213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學生將於本課程中琢磨逐步口譯(consecutive interpreting)的基礎核心技能,如臺風與表達、主動聆聽、換句話說、記憶練習與摘要、筆記技巧等。課堂中會有大量逐步口譯實際演練,題材取自常見實務領域(如環保、科技、經濟、教育、藝術等),講師將使用真實會議語料做為練習素材。學生除了能習得基本逐步口譯技巧,亦能培養準備口譯工作的能力,掌握口譯實務從接案到執行的各個環節。 |
課程目標 |
1. 琢磨口譯基本原則與技巧
2. 培養逐步口譯基礎核心技能,同時累積領域知識
3. 能掌握常見題材、長短適中的演講
4. 透過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改進缺點、維持優點
5. 了解口譯工作的各項環節
6. 觀摩口譯實戰現場 |
課程要求 |
學生須於課堂中積極參與練習,並評論同儕表現。學生亦須於課前準備指定題材,於課後主動進行練習,並於練習紀錄中詳述練習心得。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1. 劉敏華 (2008),逐步口譯與筆記。台北:書林。
2. 廖柏森 (2012),決勝英語搭配力。台北:所以文化。
3. 周兆祥,陳育沾 (2011),口譯的理論與實踐。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Gile, D. (1995).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5. Gillies, A. (2013).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 Student's Practice Book. New York: Routledge.
6. McCarthy, M & O'Dell, Felicity. (2007). English Collocations in U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Goodale, M. (1987). The Language of Meetings. USA: Thomson Learning.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3 |
新學期練習與目標展望:會議準備與課後練習規劃 |
第2週 |
3/02 |
教育部中英文翻譯檢定試題:短逐步口譯 |
第3週 |
3/09 |
專題:數字練習 |
第4週 |
3/16 |
逐步口譯演練:激勵演說 |
第5週 |
3/23 |
逐步口譯演練:環保(一) |
第6週 |
3/30 |
逐步口譯演練:環保(二) |
第7週 |
4/06 |
逐步口譯演練:總經(一) |
第8週 |
4/13 |
逐步口譯演練:總經(二) |
第9週 |
4/20 |
期中考(主題待訂) |
第10週 |
4/27 |
逐步口譯演練:科技(一) |
第11週 |
5/04 |
逐步口譯演練:科技(二) |
第12週 |
5/11 |
逐步口譯演練:科技(三) |
第13週 |
5/18 |
逐步口譯演練:政治與公共政策(一) |
第14週 |
5/25 |
逐步口譯演練:政治與公共政策(二) |
第15週 |
6/01 |
逐步口譯演練:藝術文化(一) |
第16週 |
6/08 |
逐步口譯演練:藝術文化(二) |
第17週 |
6/15 |
模擬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