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普通物理學甲上 General Physics (a)(1) |
開課學期 |
105-1 |
授課對象 |
土木工程學系 |
授課教師 |
陳育霖 |
課號 |
Phys1006 |
課程識別碼 |
202 101A1 |
班次 |
05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3,4(10:20~12:10)星期四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新303普102 |
備註 |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11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51Phys1006_05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普通物理學是台大理工生農醫學院必修課程,承襲科學傳統,相關領域內的學生都須熟悉以科學語言描述自然現象。學習者未來生涯進路不同,自然需要有不同型態的普通物理學。
科技演進快速,理工學院非物理系的普通物理學課程在各系基礎課程當中扮演的角色也該隨時代趨勢調整。無論如何,普通物理課程至少有兩個目的不會改變,其一是提供重要的多元工具箱,讓學習者未來即使面臨科技變革,仍然能夠有更多的想像與勇氣,其次是期待形成科學的過程性技能,養成面對問題時的科學探究方法,縱然將來不在科學或工程領域,這套科學邏輯方法仍然能夠成為重要的基本素養與工作習慣。
教學內容將盡量依教科書章節順序上課,特別涵蓋下列各子題
Order of magnitude, dimensional analysis, scaling, tidal force, virtual work, waves, Fourier analysis, oscillation, resonance, fluid dynamics, internet of things. |
課程目標 |
普通物理學甲上課程涵蓋單元: 力學、轉動力學、振盪與波動現象、連續體力學、熱力學。
普通物理學甲上的課程目標主要是希望幫助學生充實在科學與工程職涯領域當中需要的知識工具箱。包含符號、慣用邏輯以及物理的視角與想像。
另外,不同單元的邏輯方法屬性與教學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學習者嘗試、探索、發現自己的多元智慧結構與天生特性,思考自我的生涯發展。達成貢獻這個大學于宇宙的精神。 |
課程要求 |
同時修習微積分課程、閱讀原文教科書的耐心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同樣程度的課本有
David Halliday, Robert Resnick, Jearl Walker, Principles of Physics Extended
Raymond A. Serway & John W. Jewett, 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Young & Freedman, University Physics
Marcelo Alonso & Edward J. Finn, Physics
程度高一點的有
林清涼, 力學:牛頓力學彈性.流体和熱力學, 五南出版社
林清涼, 電磁學:宏觀電磁學.光學和狹義相對論, 五南出版社
林清涼, 近代物理 I 量子力學:凝聚態物理學導論, 五南出版社
林清涼, 近代物理 Ⅱ:原子核物理學簡介, 五南出版社
Berkeley Physics Course(共分五冊)分別有
Mechanics by Charles Kittel, et al.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 by Edward M. Purcell
Waves by Frank S. Crawford
Quantum physics by Eyvind H. Wichmann
Statistical Physics by Frederick Reif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共三冊), Caltech以HTML 5全文上網
北京大學趙凱華的新概念物理教程(共分五冊)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量子物理
物理用微積分則推薦陳卓老師寫的簡明微積分
開放課程
雲端理工學院 http://chendaneyl.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2.html |
指定閱讀 |
Harris Benson, University Physics
網上購買二手書或二手書店購買亦可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Homework |
30% |
|
2. |
Midterm Exam |
35% |
|
3. |
Final Exam |
35%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3,9/15 |
1 Measurement
2 Motion Along a Straight Line |
第2週 |
9/20,9/22 |
3 Vectors
4 Motion in Two and Three Dimensions |
第3週 |
9/27,9/29 |
5 Force and Motion—I
6 Force and Motion—II |
第4週 |
10/04,10/06 |
7 Kinetic Energy and Work |
第5週 |
10/11,10/13 |
8 Potential Energy and Conservation of Energy |
第6週 |
10/18,10/20 |
9 Center of Mass and Linear Momentum |
第7週 |
10/25,10/27 |
10 Rotation |
第8週 |
11/01,11/03 |
11 Rolling, Torque, and Angular Momentum |
第9週 |
11/08,11/10 |
Midterm exam |
第10週 |
11/15,11/17 |
12 Equilibrium and Elasticity |
第11週 |
11/22,11/24 |
13 Gravitation |
第12週 |
11/29,12/01 |
14 Fluids |
第13週 |
12/06,12/08 |
15 Oscillations |
第14週 |
12/13,12/15 |
16 Waves—I |
第15週 |
12/20,12/22 |
17 Waves—II |
第16週 |
12/27,12/29 |
18 Temperature, Heat, and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
第17週 |
1/03,1/05 |
19 The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20 Entropy an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
第18週 |
1/10,1/12 |
Final exa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