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給未來首席執行長的物理學 Physics for Future CXOs |
開課學期 |
108-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張慶瑞 |
課號 |
Phys1041 |
課程識別碼 |
202 1190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普101 |
備註 |
A57: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物質科學 總人數上限:8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81Phys1041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從物理學知識為起點,延伸到管理學領域,結合自身豐富的知識背景,兼談管理學的種種法則、現象與自身經驗。由原理驗證各種實例,也鼓勵學生互動討論。
首先以鴻海集團為例,指出現代組織趨於龐大與複雜,包括人員、金額、跨國與組織等面向,因此,管理學就成了統籌企業的重要理論;以馬雲創辦的阿里巴巴集團為例,其每日龐大的資訊流量,須以大數據來統合計算。如何將複雜資訊化繁為簡,即是管理學的課題。老子《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哲學與管理學,源於自然,而物理也是要向自然學習──從人到自然到宇宙,就是一切複雜系統;看似複雜的宇宙系統,存在著簡易的運行法則:牛頓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統計力學。所謂物理,就是解決複雜系統與非線性系統的最佳方法。
過去物理學發展,影響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例如,1989年Tim Berners-Lee發明了網際網路,應用於研究者間的物理數據之分享,最後,卻開啟了新世紀的網路時代。物理學知識,影響著國力的發展表現,現代組織趨於龐大,構成了非線性、不確定性、自組織性、湧現性的複雜系統,因而,管理學是否具有管理法則的普遍性?管理學有文化、地域、世代之別的因素,像是西方管理法則,不見得完全適用於東方社會。以鴻海集團為例,郭台銘為首的行政管理結構,像是中國古代的「帝王權威式」,樹以「以身作則」、「賞罰分明」等法則來管理下屬。那麼,管理學應用於大學教育呢?也將談到「公司管理」與「大學管理」之間的差異──大學在實踐群體意志為主,管理者以服務為主;公司在創造群體利益為主,管理者以存在為主。同樣學問,放在不同場域亦有不同側重面向。
回歸到管理物理學,包括溫度真義、相變理論、力學慣性定律、力學Least action principle、時間與空間的巧妙互換、熱力學第二定律、電磁學的超距力、量子力學的不確定原理,都是物理管理學的切入點。以「溫度」為例,多體物理中有趣的指標就是溫度,它像是社會裡的「政治」與「文化」,充滿不同能量的分布;物理學有「相變」因素,管理學也有「相變」因素,皆能量化數據化。因此,管理學第一指標,就是要掌握大環境的政治與文化,那是大環境的指標。又以「力學」為例,施力人人都會,「如何巧妙施力」才是學問;而「慣性定律」則指出了啟動之難,一旦啟動了,物體就會依慣性自行運動。
並藉由在物理學理論之中,由多年管理經驗中得出幾點關於管理學的心得,包括人際協調與行動試驗,還有勿好高騖遠、勿篤信掌權者、擁有可靠會計與眾多朋友,才能掌握規劃大局。又或是電磁學的「超距力」,是魔術師或玄學家常使用的物理現象,套用在管理學範疇,即是「知別人所不知,能別人所不能」,進而讓人產生崇拜感;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沒有完美Engine,相對的在行政系統當中,約有二到三成的人必定是無作為,因此,讓努力之人繼續努力,無作為之人不浪費效率,才是行政管理的真正平衡。甚至是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原理,延伸到管理學也說明了:沒有百分百的完美方案,一定要有備案。 |
課程目標 |
利用科學中簡單的物理常識,課程完全不用深奧的數學,從宇宙物物的共通之理來分析管理學上的實際案例與物理的共通處,並進而了解如何待人處事與一個好的執行長應有的器度與知識。
學習本課程後,預期
1.有基本的科學訓練並能活用於生活與處世中
2.了解物理並不是架構於深奧數學結構內,而可以輕鬆借用為優化管理的法則
3.道法自然,就是作事原則應以學習宇宙運轉機制為上策 |
課程要求 |
1. 高中程度的數理訓練
2. 有跨領域學習的動機
3. 樂觀開放且願意進行開放式討論的態度
4.對新興跨領域知識有強烈興趣
報告與作業採分組方式進行,每小組中需有不同專長背景之1.文法2.理工醫農3.管理,商4其他背景各ㄧ人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另約時間 備註: 助教討論 |
參考書目 |
1.高中物理課本
2.管理 : 作者:毛治國,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08/01
3. Physics for Future Presidents: The Science Behind the Headlines is a 2008 book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Richard A. Muller, (English) Paperback 九月 21, 2009
4. 華為管理法: 2017年四月第一版
|
指定閱讀 |
高中物理教材與網路及課堂指定材料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期末考試 |
40% |
小組案例口頭報告及書面期末報告 |
2. |
期中報告 |
30% |
個人專題書面報告 |
3. |
出席參與綜合討論狀況 |
30% |
書面報告與作業,出席狀況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09 |
物理學與管理學共通與相關性
|
第2週 |
9/16 |
基礎管理學
|
第3週 |
9/23 |
管理理論常用案例與物理關聯綜整 |
第4週 |
10/7 |
力學三大定律及管理實例(一)
|
第5週 |
10/14 |
力學三大定律與管理實例(二)
|
第6週 |
10/21 |
力學三大定律與管理實例(二)
|
第7週 |
10/28 |
第五章: 力學三大定律及管理實例(二)
|
第8週 |
11/4 |
第六章: 力學三大定律及管理實例(三)
流體
|
第9週 |
11/11 |
第六章: 力學三大定律及管理實例(三)
流體 |
第10週 |
11/18 |
第六章: 力學三大定律及管理實例(三)
流體
第七章:相對論與管理實例
|
第11週 |
11/25 |
第七章:相對論與管理實例
|
第12週 |
12/02 |
第七章:相對論與管理實例 |
第13週 |
12/09 |
第八章:熱力學與管理實例
|
第14週 |
12/16 |
分組期末報告與討論(每周七組,各12分)
|
第15週 |
12/23 |
分組期末報告與討論(每周七組,各12分)
|
第16週 |
12/30 |
分組期末報告與討論(每周七組,各12分)
|
第17週 |
01/06 |
分組期末報告與討論(每周七組,各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