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普通化學甲上 GENERAL CHEMISTRY (A)(1) |
開課學期 |
98-1 |
授課對象 |
農業化學系 |
授課教師 |
林泱蔚 |
課號 |
Chem1005 |
課程識別碼 |
203 101A1 |
班次 |
04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三3,4(10:20~12:10)星期五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普203普203 |
備註 |
請依指定修習院系班次修習, 詳化學系選課須知,兼通識 總人數上限:15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81_GC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主要由微觀角度介紹近代化學基本原理。內容涉及初級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及有機化學。一方面讓學生對化學有一統整性的認識。另一方面為往後化學相關課程提供基礎。主要涵蓋內容包括量子力學、分子軌域、熱力學、電化學、錯合物等高中化學較少觸及的章節,其它部分為原子、分子與離子、化學計量、分子作用力、化學平衡、酸鹼化學、水溶液性質、動力學、配位化學、基礎有機與生物化學、基礎生物分析技術等。 此外,英文教科書的閱讀及英文化學專有名詞之理解也是大一普通化學的學習重點之一。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主要目標為讓學生經由研究物質及物質變化,瞭解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離子等;由原子分子結構及鍵結形狀,瞭解其與物質性質之關連性。進而觀察化學反應的巨觀性質,如速率、平衡等,並由微觀粒子理論解釋化學現象。
(1) 由理論之驗證,體會基礎實驗所需之基本知識。
(2) 由實驗體會精密、精確及再現性之嚴肅需求
(3) 認識一般化學技術及分析鑑定之方式與策略,以奠定日後修習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等實驗之技術基礎。
|
課程要求 |
本課程以化學系修習之普通化學為準,內容著重在化學原理,因此概念的建立尤為重要,上課與考試,學生皆需加強對科學原理的認識、論述、論證、審問、思辨等能力。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三 12:10~13:10 備註: 有問題的同學可以自由參加一起討論。 |
參考書目 |
Chang, Chemistry, 10th ed., 2010.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出席, 課堂測驗及作業 |
20% |
|
2. |
期中考(I) |
25% |
|
3. |
期中考(II) |
25% |
|
4. |
期末考 |
3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6,9/18 |
Chemistry |
第2週 |
9/23,9/25 |
Atom, molecules and ions |
第3週 |
9/30,10/02 |
Quantum Theory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toms |
第4週 |
10/07,10/09 |
Quantum Theory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atoms |
第5週 |
10/14,10/16 |
Period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Elements
|
第6週 |
10/21,10/23 |
Chemical Bonding I
期中考I |
第7週 |
10/28,10/30 |
Chemical Bonding I |
第8週 |
11/04,11/06 |
Chemical Bonding II |
第9週 |
11/11,11/13 |
Chemical Bonding II |
第10週 |
11/18,11/20 |
Intermolecular Forces and Liquids and Solids |
第11週 |
11/25,11/27 |
Intermolecular Forces and Liquids and Solids |
第12週 |
12/02,12/04 |
期中考II |
第13週 |
12/09,12/11 |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lutions |
第14週 |
12/16,12/18 |
Mass Relationships in Chemical Reaction |
第15週 |
12/23,12/25 |
Reactions in aqueous solutions |
第16週 |
12/30,1/01 |
Gases |
第17週 |
1/06,1/08 |
Thermochemist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