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幸福與人生 Well-Being And Life |
開課學期 |
111-1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周珮雯 |
課號 |
Psy1012 |
課程識別碼 |
207 1014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博雅103 |
備註 |
兼通識A8*。。A8*:生命科學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200人 |
|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臺灣人口的成長率偏低,目前已經為「少子化」社會,而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2025年的臺灣將出現「超高齡」的人口結構。除了臺灣人口結構轉變所造成的心理健康問題,全球「氣候變遷」及「疾病傳播」所產生的環境效應也影響個人心理健康。因此,需要統整探索本地及全球環境變化,對於心理健康的影響。此課程提出一項整合的架構,以幸福感 (well-being) 為核心,整合心智 (mind)、身體 (body)、及環境 (environment),以瞭解三者之間的互動整合歷程,才能全面提昇人生各階段成員的心理健康,並且改善心理疾患的心理狀態。
**加簽資訊:如未選上但想加簽的同學,請填寫此表單 https://forms.gle/WPA8s61anPg6ifpn8
|
課程目標 |
幸福感強調身心安適,整合心智、身體及環境訊息,達到三者之間最適恰的平衡狀態。課程教學目標,將由個體層次、社會層次、心理層次、醫療層次、以及環境層次,達到一窺幸福感的整合歷程。學生學習的成效,透過整合上述教學目標,瞭解近來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並且經由全新的設計理念與提昇心理健康的應用契機,達到智慧裝置的心理照護系統。 |
課程要求 |
課程每週進度將根據幸福感的五個層次,包括個體層次、社會層次、心理層次、醫療層次、以及環境層次,介紹其間的關係以達到一窺幸福感的整合歷程。教師將由相關的實徵研究成果,搭配耶魯大學『The science of well-being』課程,循序漸進介紹幸福與人生。
學生針對課程所學,將撰寫期末報告「在我的心目中,什麼是幸褔?」,並說明如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得以幫助自己及周遭人們。報告的大綱在期中考繳交,完整報告於期末繳交。報告可以是心得或意見論述、文獻探討、或是實徵或調查研究。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 (2018),梁庚辰主編,台大出版中心。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課堂參與和作業 |
20% |
|
2. |
期中報告大綱 |
20% |
|
3. |
期末報告 |
60% |
|
|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
上課形式 |
|
作業繳交方式 |
|
考試形式 |
|
其他 |
由師生雙方議定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05 |
周泰立老師:概論—幸福感整合心智、身體及環境訊息 |
第2週 |
9/12 |
謝伯讓老師:預測幸福 |
第3週 |
9/19 |
賴文崧老師:「幸福」在哪裡?幸福與神經科學 |
第4週 |
9/26 |
陳淑惠老師:幸福感與心理健康/疾患 |
第5週 |
10/03 |
姚開屏老師:幸福感的測量 |
第6週 |
10/10 |
國慶日 (放假) |
第7週 |
10/17 |
張玉玲老師:高齡與幸福感—邁向正向老化 |
第8週 |
10/24 |
期中評量:繳交期中報告大綱 |
第9週 |
10/31 |
陳品豪老師:人際社會網路與幸福感 |
第10週 |
11/07 |
李怡青老師:從社會權力談對弱勢群體的影響 |
第11週 |
11/14 |
張俊彥老師:生活環境會影響幸福感? |
第12週 |
11/21 |
海苔熊:你真的在乎我嗎?談戀愛中的幸福與安全感 |
第13週 |
11/28 |
曹峰銘老師:幸福的成長—兒童與家庭 |
第14週 |
12/05 |
林以正老師:追求幸福的意義 |
第15週 |
12/12 |
曾心怡老師:那些諮商室裡的幸福事 |
第16週 |
12/19 |
期末評量:繳交期末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