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心理實驗法上 Methods of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s (1) |
開課學期 |
105-1 |
授課對象 |
理學院 心理學系 |
授課教師 |
周泰立 |
課號 |
Psy2001 |
課程識別碼 |
207 21301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全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7,8,9(14:20~17:20) |
上課地點 |
北館視聽 |
備註 |
需已修習過統計學學年課。外系生需經教師同意。與吳瑞屯合開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10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51Psy2001_method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修課條件:修過普通心理學、統計學之大學部學生。
大學部學生必修。
上課方式:課堂講演與從事實驗並重。
除了一般的實驗法及設計入門之訓練外,本課程之特色是企圖把實
驗心理學及相關重要發展串成脈絡架構,並輔以每個重要發展階段
的範例實驗,期使心理實驗法課程內容不至於淪為零散的實驗拼
湊,避免見樹不見林甚至迷失在樹海裡的現象,不管是實驗的設計
進行或後續的資料分析,都企圖反映研究水準最近的發展。雖然在
教學、實驗與資料分析上都會大量使用電腦,但教師已將其「使用
者親和」化,學生並無須具備複雜電腦知識,只要花極短時間學
會用電腦文書處理程式,即可勝任本課。雖非重點,但有興趣的學
生也可以在本課裡額外學到設計複雜心理實驗電腦程式的入門技
巧。各種反映最新發展的教材及摘要隨堂發放。上學期的教學強調
傳統實驗法的內容,並由淺入深,慢慢帶領學生接觸電腦,至下學
期則正式有系統讓學生了解電腦在現代實驗心理學裡扮演的角色。
教材內容:1.實驗法的特點。混淆變項的處理。實驗設計簡介及入門。
2.實驗心理學的演化鳥瞰。
3.電腦的演變與使用中文電腦從事心理學實驗與資料分析之入門。
以刺激洗牌(隨機程序)為例練習寫簡單的電腦程式(非必
要)。
4.心理物理學研究之介紹與範例實驗。(上學期)
絕對閾、差異閾的調整法與定值刺激法實作。
近代心理物理學:比率產生法實作。
高層認知的影響:信號偵測論實驗實作。
度量法濫觴:配對比較法則實驗與資料分析。(附電腦程式練
習)
5.感覺知覺研究之介紹。(上學期,時間不足時則縮簡)
6.行為學派研究之介紹與範例實驗。
(下學期,視動物實驗室情況安排)
7.資料理論:近代度量法簡介、範例實驗,與資料分析。(下學
期)
Bell Lab與Thurstone Lab 在非計量取向上的近代發展。
相似性判斷實驗範例及與非計量多向度度量、類聚分析之配合。
8.認知心理學研究趨勢之介紹與範例實驗。(下學期)
訊息處理取向與平行分散處理(類神經網路)取向的比較。
電腦化的認知心理學實驗範例之一:記憶掃描實驗。
電腦化的認知心理學實驗範例之二:Stroop字色念名實驗。
電腦化的認知心理學實驗範例之三:中文字彙觸接實驗。
(註:電腦化的認知實驗範例預計安排三個,其內容或獨變項操
弄及設計則可能會因應臨時需要或文獻的進展而有所改變)。
9.配合電腦使用的趨勢,下學期逐漸引導學生瞭解電腦在實驗與資
料分析裡所扮演的角色。並以授課教師實驗室開發之多目的中文
心理實驗控制軟體協助學生實驗之進行。所有利用電腦進行的實
驗都以全班同學為受試者,資料分析時也是讓每一個同學學習利
用統計軟體分析全班資料。所提供範例實驗之規模與真正的研究
幾無二致,同學們可在本課裡領略到「真實」的實驗之各項細
節,而不僅是虛擬的或縮小型的「實驗展示」。
|
課程目標 |
預期目的:1.學生將瞭解一百五十年科學心理學之演進裡核心的觀念與風格之
遞變,及最配合時代進展與本土需求的當代實驗心理學研究風
貌。
2.使學生具備較嚴謹從事實驗研究的能力,並能輕易遷移至其它領
域的心理學或行為科學研究。具備入門的基礎並對當前心理學實
驗研究之技術水準及細節有基本的認識,俾便於瞭解或批判課本
或心理學研究者產生的知識。
3.同學們可以利用到處存在的電腦或在自己的書房使用私人電腦進
行實驗。本課因此將闡明要產生及發表一個夠水準的現代化心理
學實驗並不必然需要「壯觀」的實驗室與「貴族化」的儀器。了
解實驗法這些最近演變的知識,可以使學生帶著不同的視野飛向
心理學或行為科學的各個領域,翱遊其間。心理實驗方法與心理
計量技術是「專業」心理學家飛行的翅膀,向未知而充滿希望的
世界飛行之前,不要忘了先要強固自己的翅膀。歡迎來強健您
的翅膀! 這是科學的心理學不可或缺的一門課。
|
課程要求 |
成績評量:根據學生的考試與報告給分。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3 |
課程介紹 |
第2週 |
9/20 |
文獻回顧與搜尋 |
第3週 |
|
颱風假 |
第4週 |
10/04 |
PsycInfo 介紹 |
第5週 |
10/11 |
實驗研究報告的撰寫 |
第6週 |
10/18 |
學術倫理與道德 |
第7週 |
10/25 |
實驗設計概念 |
第8週 |
11/1 |
混淆變項及研究效度 |
第8週 |
11/1 |
實驗設計概念 |
第9週 |
|
期中考 |
第11週 |
11/22 |
實驗資料批次處理,相關統計議題 (統計複習與ANOVA) |
第12週 |
11/29 |
心理物理學簡介 |
第13週 |
12/06 |
實驗資料批次處理 |
第15週 |
12/13 |
相關統計議題 (統計複習與ANOVA) |
第16週 |
12/27 |
相關統計議題 (統計複習與ANOVA),資料收集的方法 |
第17週 |
1/3 |
心理物理學簡介
差異閾實驗及資料批次處理 |
第17週 |
|
資料收集的方法 |
第18週 |
1/10 |
期末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