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地形學及實習 Geomorphology and Lab. |
開課學期 |
107-1 |
授課對象 |
理學院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授課教師 |
林俊全 |
課號 |
Geog2001 |
課程識別碼 |
208 2140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必帶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地理一教室 |
備註 |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71_Geog2001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課程簡介:
本課程討論地表各種形態和作用力的關係,並討論各種小地形的特徵,使學習者明白地形的演化與作用力之關係。課程主要是以演講與實習方式進行。並配合多媒體等教具進行討論。同學並應藉著課前預習與大量閱讀,並動手操作實習課程,以熟習地形學的各種特徵。 |
課程目標 |
1.熟習地表的各種組成物質及其產生的地形特性。
2.熟習地表的各種作用力及其造成地形演化的方式。
3.了解地形學的特性及其應用。
4.能瞭解世界主要地形區的差異及其特性。 |
課程要求 |
1.本學期將安排兩次共三天野外實習。為課程一部份,務必參加。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1. Selby, M.J. (1985) Earth’s changing surface, Oxford, 607p.
2. Chorley R.J., Schumm, S.A. and Sugden,D.E. (1984)
Geomorphology, New York: Methuen & Co, 605p.
3.Summerfield,M.A. (1991) Global Geomorphology, John Wiley & Sons, 537p.
4. Huggett, R. J. (2005) Fundamentals of Geomorphology, Routledge,458p.x
5..王鑫(1988) 地形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356p。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9/10 |
簡介地形學原理、地表組成物質與構造 |
第2週 |
9/17 |
礦物與岩石
實習:地質圖判讀與剖面、岩石礦物鑑定、傾斜儀的使用
|
第3週 |
9/24 |
中秋節放假 |
第4週 |
10/01 |
構造運動與構造地形
實習:地形單元分區、岩石礦物鑑定
|
第5週 |
10/08 |
內營力作用:火山、地震
實習:火環(影片)、岩石礦物鑑定
|
第6週 |
10/15 |
小考:岩石、礦物辨識
實習:等高線地形圖判讀、流域面積計算、河川剖面繪製
|
第7週 |
10/22 |
風化與侵蝕
實習:坡單元、坡型、坡度的量度 |
第8週 |
10/29 |
外營力作用:河川地形與作用
實習: 土壤剖面、沈積剖面、土壤顆粒、含水量 |
第9週 |
11/05 |
期中考 |
第10週 |
11/12 |
海岸地形及作用
實習:水質化驗(pH, 導電度、濁度、溶解質、懸移質) |
第11週 |
11/19 |
七星山野外考察: 火山地形地形與保育 |
第12週 |
11/26 |
風成、乾燥地形
實習: 地表作用的量測:觀測系統 |
第13週 |
12/03 |
冰河地形與第四紀
實習:地形判釋、碳14定年
|
第14週 |
12/10 |
石灰岩地形、冰河地形
實習:航照判讀喀斯特地形(影片:九寨溝) |
第15週 |
12/17 |
應用地形:邊坡不穩定
實習: 地勢分析
|
第16週 |
12/22-12/24 |
野外實習
第一天:台北─藻礁、過港貝、火炎山(三義午餐)─八卦山─成龍濕地─井仔腳─台江六孔(夜宿台南勞工中心)
第二天:台南─牛埔─濁口溪─燕巢泥火山─日月潭青年中心(宿)
第三天:日月潭─豐丘─台北
|
第17週 |
1/7 |
期末考 |
第18週 |
10/21 |
野外實習:野柳(10月21日上午,自由參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