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大氣動力學二 Atmospheric Dynamics (Ⅱ) |
開課學期 |
99-2 |
授課對象 |
學程 地球系統科學學程 |
授課教師 |
郭鴻基 |
課號 |
AtmSci3002 |
課程識別碼 |
209 3012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一2(9:10~10:00)星期四1,2(8:10~10:00) |
上課地點 |
大氣B105大氣B105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7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92ADII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係以理學院,大氣科學系大三學生為對象,為必修課程。學程一年,上下學期各為三學分課程。下學期課程於每週一,上午九時至十時,每週四上午八時至十時上課。
使用教材為Holton, J. R. ,1992: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 3rd. Ed. , Academic Press, 511 pp.課程內容主要為:
(1) 大氣波動–線性化,正模,聲波,浮力波,慣性重力波,Kelvin波,羅士比波,數值頻散波,地轉調節。
(2) 大氣不穩定度–條件不穩度,慣性不穩度,對稱不穩度,斜壓不穩度,正壓不穩度。
(3) 大氣環流–科學歷史,緯向平均環流,角動量,能量,水氣之收支平衡,Eulerian and Lagrangian circulation,不可加速理論。
(4) 溼對流與熱帶氣象:熱帶觀測簡介,颱風,颮線動力簡介。
(5) 數值模式:客觀分析,初始化,數值模式,可預報度,資料同化等觀念之簡介。
課程開始,由大氣波動入手,了解方程式正模,以及大氣之應用,進而討論大氣的不穩度,然後將所學觀念應用於大氣環流與溼對流、熱帶氣象。最後以大氣數值模式為總結。由淺入深地介紹大氣動力,希望藉此能使學生瞭解影響大氣運動之主要物理因子,定性地探討各物理量的影響及作用外,並奠定學生日後從事更深入研究之基礎。
|
課程目標 |
由淺入深地介紹大氣動力,希望藉此能使學生瞭解影響大氣運動之主要物理因子,定性地探討各物理量的影響及作用外,並奠定學生日後從事更深入研究之基礎。 |
課程要求 |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Holton, J. R.,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 4th edition,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535pp.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3週 |
3/07,3/10 |
課程報告說明及數值方法介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