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全球變遷導論 INTRODUCTION TO GLOBAL CHANGE |
開課學期 |
97-2 |
授課對象 |
|
授課教師 |
柳中明 |
課號 |
AtmSci1008 |
課程識別碼 |
209 12300 |
班次 |
|
學分 |
3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6,7,8(13:20~16:20) |
上課地點 |
新302 |
備註 |
兼通識A7。。A7*:物質科學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10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972globalchange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本課程主要使同學能對地球氣候基礎變化原因有所了解,進而關心地球,故安排課程內容如下:一、變遷的源頭1.1人口數量的變遷1.2人口結構的變遷1.3人口素質的變遷。二、古氣候與文明變遷2.1 地球氣候變遷史2.2 冰期與間冰期2.3 五千年氣候與文明變遷。三、地貌變遷3.1 全球地貌變遷3.2 水庫的興建3.3 城市的擴張。四、水、空氣變化4.1 死水4.2 臭氧洞4.3 空氣污染。五、過去百年氣候變遷5.1 氣候暖化的現象5.2 氣候暖化的原因。六、未來百年氣候變遷6.1 未來情境設定6.2 未來氣候變遷預期。七、變遷衝擊(一)冰貌、海岸7.1 北極冰貌變遷7.2 海水位上升衝擊。八、變遷衝擊(二)生態、疾病8.1 生態衝擊之預期8.2 疾病與氣候變遷。九、變遷衝擊(三)水、森林、糧食9.1 水資源衝擊9.2 森林與糧食衝擊。十、變遷衝擊(四)基礎建設、社會、經濟10.1 極端氣候事件對基礎建設之衝擊10.2 極端氣候事件對社會、經濟之衝擊。十一、變遷因應(一)國際公約11.1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1.2 京都議定書11.3 後京都時代。十二、變遷因應(二)新能源12.1 太陽能12.2 風能與地熱12.3 氫能。十三、變遷因應(三)碳市場13.1 京都機制13.2 碳排放交易市場。十五、永續發展15.1 永續發展的概念15.2 永續發展的行動。十六、變遷中的人文創意16.1 小說、電影、音樂16.2 變遷能否成為文藝主流。
|
課程目標 |
(1)說明全球變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2)說明全球變遷的趨勢與影響衝擊。
(3)說明全球變遷的全球因應趨勢。
(4)簡介永續發展與變遷中的人文創意。
(5)誘導學生進行”公開討論”(open discussion)。原則上,所有提出的問題不是是非題,而是申論題,希望學生能經由自問自答及聆聽別人的意見,學習整理出自己的一套邏輯。
|
課程要求 |
(1) 了解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以及所造成的全球變遷現象。
(2) 探討全球變遷的趨勢與影響。
(3) 了解全球因應長期變遷的策略、趨勢與影響。
(4) 思索「永續發展」的落實。
(5) 表達個人的意見、心得與反省。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五 14:00~17:00 |
參考書目 |
王鑫,2003:關懷鄉土大地:生態維護與資源保育的永續發展,幼獅文化出版社。
王革華、張勝雄、潘恆堯、朱紹祚、薛玉如,2008:能源與永續發展,新文京出版社。
王寶貫、林日揚、楊駿北、鄭鼎民,2007:島嶼生息:台灣環境調查報告,經典雜誌出版
社。
布萊恩.費根,2006:漫長的夏天:氣候如何改變人類文明,麥田出版社。
弗里德黑姆.施瓦茨,2006:氣候經濟學:影響全球4/5經濟活動的決定性因素,范瑞薇
(譯者),臉譜出版社。
李.蘿拉,2007:天氣改變了歷史,繆靜芬、黃柏瑄(譯者),究竟出版社。
李文堯、林心雅,2007:地圖會說話 - 不可不思議的GIS,時報出版社。
李永展,2004:永續發展策略,詹氏出版社。
李育明,2007:認識綠色能源,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李柏、史垂西,2007:石油衝擊,王柏鴻(譯者),時報出版社。
索尼雅.拉巴特、羅德尼.懷特,2008:碳交易: 氣候變遷的市場解決方案,吳國卿(譯
者),財信出版出版社。
柳中明,劉彥蘭,2000:尼諾與妮娜,新新聞出版社。
麥克.克萊頓,2007;恐懼之邦,洪蘭(譯者),遠流出版社。
喬治.菲蘭德,2001:地球發燒,柳中明,林李耀,彭立新 ,新新聞出版社。
陶在樸,1998:地球文明的永續發展,中華徵信出版社。
提姆.富蘭納瑞,2007:是你製造了天氣-全球暖化危機, 林雨蒨(譯者),高寶出版社。
賈德.戴蒙,2006: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廖月娟(譯者),時報出版社。
葉欣誠,2006:地球暖化怎麼辦?請看「京都議定書」的退燒妙方,新自然主義出版社。
蓋爾.克里斯欽森,2006:發燒地球200年,黃小萍野人出版社。
謝正一,2007:永續發展未來學,華德博英文科技出版社。
劉奕良,2008:廢氣變黃金-參與全球碳減量的經驗,野趣出版社 。
劉阿榮,2007:都巿治理與地方永續發展,揚智出版社。
詹姆斯.哈維.康斯勒,2007:沒有石油的明天:能源枯竭的全球化衝擊,商周出版出版
社。
詹姆斯.坎頓,2007:超限未來10大趨勢,杜默、張麗瓊、周靈芝、吳家恆(譯者),遠流
出版社。
Burroughs, W. J., 2007: Climate Change: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ster Boserup, 1983: Popul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A Study of Long Term
Trends. Univ of Chicago Press.
Houghton, J., 2004: Global Warm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 Firor, Judith E. Jacobsen, 2002: The Crowded Greenhouse: Population,
Climate Change and Creating a Sustainable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Lovelock, J., 2006: The Revenge of Gaia. Perseus Books Group.
紀錄片:
(1) 不願面對的真相,派拉蒙。
(2) 極地熊寶貝,國家地理頻道。
(3) 第十一個小時,華納威秀。
|
指定閱讀 |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每週500字內之小報告 |
20% |
手寫或打字皆可。 |
2. |
平時討論 |
40% |
討論時至多五人一組 |
3. |
最後一週分組報告 |
4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20 |
變遷的源頭 |
第2週 |
2/27 |
因研究所考試須教室佈置,學校下午停課。 |
第3週 |
3/6 |
古氣候與文明變遷 |
第4週 |
3/13 |
地貌變遷 |
第5週 |
3/20 |
水、空氣變遷 |
第6週 |
3/27 |
過去百年氣候變遷 |
第7週 |
4/3 |
溫書假 |
第8週 |
4/10 |
未來百年氣候變遷 |
第9週 |
4/17 |
變遷衝擊(一)冰貌、海岸 |
第10週 |
4/24 |
變遷衝擊(二)生態、疾病 |
第11週 |
5/1 |
變遷衝擊(三)水、森林、糧食 |
第12週 |
5/8 |
變遷因應(一)國際公約(邀請校外教授演講) |
第13週 |
5/15 |
變遷因應(二)新能源 |
第14週 |
5/22 |
變遷因應(三)碳市場 變遷因應(四)低碳經濟 |
第15週 |
5/29 |
端午節連續放假 |
第16週 |
6/5 |
永續發展 |
第17週 |
6/12 |
分組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