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地球物理探勘概論 Introduction to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
開課學期 |
110-2 |
授課對象 |
理學院 地質科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許鶴瀚 |
課號 |
Geo5150 |
課程識別碼 |
224 U2880 |
班次 |
|
學分 |
2.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二3,4(10:20~12:10) |
上課地點 |
地質212 |
備註 |
教室:R212.與鄧屬予、郭陳澔、謝獻祥、陳俊榕、葛岳淵、方虹郡合授.與郭陳澔合授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3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102Geo5150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透過正課與實習課程介紹地球物理探勘概論,介紹反射震測、折射震測、重力、磁力、地電阻、井下電測等多種地物探勘相關技術。課程以對地物探勘有興趣的大學部高年級或研究所並具備基本地物概念的學生所設計,講授重點在介紹各種地物探勘技術的基本概念、調查方法、地質應用以及與可能相關產業之鏈結。 |
課程目標 |
幫助學生增加對地球物理探勘認知的廣度,並讓學生瞭解地物探勘技術基本原理、適用範圍與應用限制,再透過理論與實作之結合,使授課學生對地物探勘資料能有所瞭解,作為後續進階課程修習、業界實習及畢業後投入相關產業工作之基礎。 |
課程要求 |
需修畢或同時修習地球物理原理課程。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
參考書目 |
待補 |
指定閱讀 |
待補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學期報告 |
60% |
|
2. |
實習作業 |
30% |
|
3. |
實習表現 |
1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1週 |
2/15 |
課程簡介與反射震測探勘 (郭陳澔/許鶴瀚) |
第2週 |
2/22 |
折射震測探勘I (郭陳澔) |
第3週 |
3/1 |
折射震測探勘II (郭陳澔) |
第4週 |
3/8 |
震測探勘實習 (郭陳澔/許鶴瀚) |
第5週 |
3/15 |
震測剖面解釋的原則與應用 (許鶴瀚) |
第6週 |
3/22 |
重力探勘I (謝獻祥) |
第7週 |
3/29 |
重力探勘II+磁力探勘I (謝獻祥/陳俊榕) |
第8週 |
4/5 |
春假 |
第9週 |
4/12 |
磁力探勘II (陳俊榕) |
第10週 |
4/19 |
重、磁力探勘實習 (謝獻祥、陳俊榕) |
第11週 |
4/26 |
地電阻測勘I (葛岳淵) |
第12週 |
5/3 |
地電阻測勘I I (葛岳淵) |
第13週 |
5/10 |
地電阻測勘實習 (葛岳淵) |
第14週 |
5/17 |
井下電測I (方虹郡) |
第15週 |
5/24 |
井下電測I I (方虹郡) |
第16週 |
5/31 |
期末考/期末報告 (授課教師) |
第17週 |
6/7 |
台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 (TGA) |
第18週 |
6/14 |
彈性補充教學 (期末報告預備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