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心理學理論
Alternate Perspectives in Social Psychology 
開課學期
99-2 
授課對象
遠距教學課程  台灣大學遠距教學課程  
授課教師
黃光國 
課號
Psy7022 
課程識別碼
227 M168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計資106 
備註
總人數上限:6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92apsp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將以授課教師最近所著之《儒家關係主義: 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徵研究》作為主要教材,輔以一份西方社會心理學之參考書目。上課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必須自行閱讀上之相關論文。 

課程目標
此一課程的主要目的,並不僅只是希望學生瞭解當代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理論,而且希望學生思考:(1)如何批判西方學者以「主/客」對立方式建構理論,所蘊含的侷限;(2)如何在非西方社會中建構本土心理學理論;(3)學者在從事某一具體問題之研究時,如何在理論的層次上思考,以解決某種經驗性的問題。學生 如果已經上過「社會科學方法論」,思考這三項問題,必然會有幫助;未曾上過「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同學,最少應當先瞭解(1)K. Popper的否證論;(2)I. Lakatos的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me);和(3)L. Laudan的科學研究傳統(scientific research tradition)。 
課程要求
這是一門動腦筋的課程。課程的目的在於學習如何批判西方社會心理學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理論,並從事實徵研究,而不在於背誦或記憶某一家西方社會心理學的理論。

修習本課程的學生必須根據他修習本課程的心得撰寫一份報告,報告內容可以是對西方社會心理學理論的批判性回顧;可以是本土心理學理論的建構,也可以是一份實徵研究的計畫。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1  課程介紹/從科學哲學談心理學的科學革命 
第2週
2/28  228紀念日放假 
第3週
0307  第一章_本土心理學的知識論目標 
第4週
3/14  第二章_從建構實在論看非西方社會的現代化  
第5週
3/21  第三章_西方哲學中的人觀與典範轉移 
第6週
3/28  第四章_人情與面子理論的建構  
第7週
4/04  清明放假 
第8週
4/11  自我曼陀羅模型與儒家修養、人生境界  
第9週
4/18  第五章_儒家思想的內在結構 
第10週
4/25  停課一次 
第11週
5/02  第六章_華人道德思維的研究典範:後設理論分析 
第12週
5/09  第七章 儒家社會中的道德思維與道德判斷 
第13週
5/16  第八章 儒家關係主義與社會交換 
第14週
5/23  第九章_儒家社會中的生活目標與成就動機 
第15週
5/30  第十章_儒家社會中的道德與面子 
第16週
6/06  端午節放假 
第17週
6/13  第十一章_華人社會中的「關係」與組織行為 
第18週
6/20--6/24  期末作業繳交,6/24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