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會心理學專題研究一
INDEPENT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 (Ⅰ) 
開課學期
95-1 
授課對象
理學院  一般心理學組  
授課教師
黃光國 
課號
Psy7075 
課程識別碼
227 M404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6,7,8(13:20~16:20) 
上課地點
S217 
備註
上課時間:2-5pm
總人數上限:2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一、課程簡介:
1,本課程的長程目標是在幫助參與者(包括學生及教師)完成「學術自我」,短程目標是要幫助參與者完成一篇或一系列的學術論文。
2.本課程之性質為「工作坊」。任何有志專攻「人格及社會心理學」的同學,均可參與此一「工作坊」,並在參與此「工作坊」的過程中,完成其學位論文或研究論文。
3.學生必須先知道自己的「學術目標」,找出自己的「研究方向」。這件事跟個人的生涯規劃有關,他人無權干預,也無法代勞。
4.從事學術研究必須要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看」。因此,學生必須要能夠找出跟自己研究方向有關的文獻,編成書目,並將其「摘要」輸入電腦。
5.每個學期每位同學有一次報告的機會。報告內容不拘,可以是重要文獻回顧,可以是自己寫的論文,也可以是個人未來的研究計畫。
6.除此之外,正式選修本課程的同學,還要在學期結束時,繳交一篇報告。此一報告可以是前述第五項的「文獻回顧」、「研究計畫」或完整「論文」,佔學期總成績的70%。
7.凡參加本工作坊之同學,其博、碩士論文計畫已通過者,本工作坊給予研究經費補助新台幣三萬元。任何學術論文已出版或已經為學術期刊正式接受,由本工作坊給予獎金新台幣二萬元;其學期成績在90分以上。
8.凡接受本工作坊獎助出版之論文,出版時須註明「本論文曾接受黃光國國家講座SPP工作坊獎助」。
二、先修課程:
三、參考書目:
一,批評與爭議
林端(1991):(儒家思想與行動理論:與黃光國教授對話)。《當代》,72,82-103。
鄭志明(1991):〈儒家崇拜與儒家社會:兼評黃光國的「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外五篇》。台北:文津出版社。
鄭伯壎(1995):〈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本土心理學研究》,3,142-219。
蘇國勛 (1994):〈論社會學中國化的兩難問題:從「科學研究綱領」看「人情與面子」理論模式〉。《香港社會科學學報》。3,70-104。
二,組織行為
彭懷真(1989):《台灣企業業主的 `關係` 及其轉變:一個社會學的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介玄、高承恕(1991):〈台灣企業運作的社會秩序:人情關係與法律〉。《東海學報》。32,219-232。
陳介玄 (1994):《協力網路與生活結構: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趙蕙鈴 (1995):〈協力生產網路資源交換結構之特質:經濟資源交換的「網路社會化」〉。《中國社會學刊》,18,75-116。
鄭伯壎(1997):(差序格局與華人組織行為:台灣大型民營企業的初步研究)。台北,南港: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
三,組織理論
嚴奇峰 (1995):〈台灣傳統家族企業極端共存組織現象之探討:系統穩態觀點〉。《社會文化基礎、國民性格與家族企業管理問題研究論文集》。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暨企業管理研究所。
嚴奇峰 (1995):〈心理定位理論:國民性格之探討及其在管理上的涵義〉。《社會文化基礎、國民性格與家族企業管理問題研究論文集》。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暨企業管理研究所。
嚴奇峰 (1995):〈互動平衡理論:從儒家倫範與正義觀點探討本土和諧之人際互動關係〉。《社會文化基礎、國民性格與家族企業管理問題研究論文集》。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暨企業管理研究所。
四,臉與面子
翟學偉(1993):〈中國人的臉面觀:有關其向度中的若干假設〉。《本土心理學研究》。2,338-348。
佐斌(1992):〈大學生臉面事件認定的社會心理研究〉。李慶善(主編):《中國人社會心理研究論集1992》。香港:時代文化出版公司。
周美伶與何友暉(1993):〈從跨文化的觀點分析面子的內涵及其在社會交往中的運作〉。楊國樞和余安邦(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和方法篇(一九九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周美伶(1997):(保護性與爭取性面子取向)。台北,南港: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
五,人際信任與報
張建新、Bond, M. H. (1993):〈指向具體人物對象的人際信任:跨文化比較及其認知模型〉。《心理學報》。2,164-172。
楊宜音(1992):〈報:中國人的社會交換觀〉。李慶善(主編):《中國人社會心理研究論集1992》。香港:時代文化出版公司。
劉兆名(1993):〈「報」的概念及其在組織研究上的意義〉。楊國樞和余安邦(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和方法篇(一九九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莊耀嘉、楊國樞(1997):(華人角色規範的認知結構)。台北,南港: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
六,關係
Farh, J. L., Tsui, A. S.,& Cheng, B. S.(1995). 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al demography and Guanxi: The Chinese case.
Goodwin, R., & Tang, C. S.(1996). Chines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M. H. Bond (Ed.),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ng, H. C. & Holt, G. R.(1991). More than relationship: Chinese interac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Kuan-Hsi.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39, 251-269.
七,溝通與談判
Yum, O. Y.(1988). The impact of Confucianism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east Asia.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5, 374-388.
Gao, G., Ting-Toomey, S., & Gudykunst, W. B.(1996). Chinese communication processes. In M. H. Bond (Ed.),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嚴奇峰 (1995):〈談判決策行為之研究:社會交易潛在價值與經濟交易潛在價值對談判決策影響之研究〉。《社會文化基礎、國民性格與家族企業管理問題研究論文集》。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暨企業管理研究所。
Ting-Toomey, S., Gao, G., Trubisky, P., Yang, Z., Kim, H. S., Lin, S. L. & Mishida, T.(1991). Culture, face maintenance, and styles of handling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 study in five cultur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2, 275-296. 八,價值觀
Brindley, T. A.(1989). Socio-psychological valu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1). Asian Thought And Society, 14, 98-115.
Brindley, T. A.(1990). Socio-psychological valu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2). Asian Thought And Society, 15, 1-16.
黃光國(1995):〈儒家價值觀的現代轉化: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3,276-338。
九、公平與正義
彭泗清(1997):(對人與對事:人際交往中的關係區分度與事件區分度)。台北,南港: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
危芷芬(1996):〈人際關係中之交往法則的文化比較研究〉。未發表手稿。
李美枝(1993):〈從有關公平判斷的研究結果看中國人之人己關係的界限〉。《本土心理學研究》。1, 267-300。
張志學,楊中芳(1997):(分配正義決策中的關係取向)。台北,南港: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研討會。
十,道德判斷
傅寶玉、雷霆(1991):〈社會思慮發展研究在港、臺〉。見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程小危(1991):〈道德判斷發展研究的泛文化性探討〉。見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發展與教學篇》。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危芷芬(1996):〈道德判斷的文化比較研究〉。未發表手稿。
馬慶強(1993):〈中國人的利他行為發展之理論探討〉。楊國樞和余安邦(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和方法篇(一九九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十一,社會取向與社會互動
朱永新(1993):〈論中國人的戀權情結〉。楊國樞和余安邦(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和方法篇(一九九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楊國樞和余安邦(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和方法篇(一九九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彭泗清(1993):〈中國人「做人」的概念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2,277-314。
Gabrenya, W. K. Jr. & Hwang, K. K.(1996). Chinese social interaction: harmony and hierarchy on the good earth. In M. H. Bond (Ed.),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十二,餘論
Ekblad, S.(1996). Ecological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 In M. H. Bond (Ed.), 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課程目標
見上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