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親子關係促進方案實作 Practice for Promot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
開課學期 |
107-2 |
授課對象 |
理學院 心理學研究所 |
授課教師 |
葉光輝 |
課號 |
Psy5305 |
課程識別碼 |
227 U2220 |
班次 |
|
學分 |
3.0 |
全/半年 |
半年 |
必/選修 |
選修 |
上課時間 |
星期五2,3,4(9:10~12:10) |
上課地點 |
南館地下B |
備註 |
總人數上限:30人 |
Ceiba 課程網頁 |
http://ceiba.ntu.edu.tw/1072Psy5305_ |
課程簡介影片 |
|
核心能力關聯 |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
課程大綱
|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
課程概述 |
青少年子女與父母的親子關係問題向來是重要的跨領域議題,在當代高齡化社會下,於家庭生命週期不同階段所衍生的各種親子關係議題開始受到廣泛關注。本課程以親子關係為主題,讓學生在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方案設計過程中,學習運用心理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
課程目標 |
1. 瞭解當代社會各類重要親子關係議題、親子關係促進方案設計原則與重點。
2. 逐步設計出一套具理論基礎的親子關係促進方案,並付諸執行與實徵研究。
3. 培養學生結合理論與實務,針對日常家庭生活各種親子關係問題提出改善方案、執行介入研究的相關能力與素養。 |
課程要求 |
1. 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及執行一項親子關係促進方案,所有成員皆需輪流負責該組方案設計與執行進度之定期口頭報告。各組需根據所設計的促進方案規劃後續的介入研究,並於期末進行口報告與繳交研究計畫書。
2. 修課同學需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包含對其他組別的促進方案、研究設計提出建議或問題,部分週次將指定閱讀有關家庭介入方案設計之文獻,同學需事先閱讀指定材料,於授課教師導讀後進行延伸討論,以將閱讀內容有效運用於各組的促進方案設計過程。
3. 本課程強調小組分工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為鼓勵每位同學皆能投入思考各週教學主題與各組設計之促進方案,需於期末繳交小組期末報告。
|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
|
Office Hours |
每週五 14:00~18:00 備註: 必要時得與授課老師另約時間 |
參考書目 |
待補 |
指定閱讀 |
課堂上提供 |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
No. |
項目 |
百分比 |
說明 |
1. |
小組方案規劃進度定期口頭報告,至少五次 |
30% |
|
2. |
上課參與討論表現 |
30% |
|
3. |
小組期末報告(口頭與書面):促進方案內容與介入計畫書或執行報告書 |
40% |
|
|
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第4週 |
3/15 |
小組討論 |
第5週 |
3/22 |
小組進度報告 |
第6週 |
3/29 |
小組討論 |
第7週 |
4/05 |
放假 |
第8週 |
4/12 |
小組進度報告 |
第9週 |
4/19 |
小組討論 |
第10週 |
4/26 |
小組進度報告 |
第11週 |
5/03 |
小組討論 |
第12週 |
5/10 |
小組進度報告 |
第13週 |
5/17 |
小組討論 |
第14週 |
5/24 |
小組進度報告 |
第15週 |
5/31 |
小組討論 |
第16週 |
6/07 |
端午節 |
第17週 |
6/14 |
小組期末報告 |